2021秋期,伴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从城市到农村一场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就此拉开帷幕。
义务教育的双减之一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以及作业时长。对于曾经搞题海战术的老师来说的确是全新挑战。双减之下,作业如何布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精准研究课标,为作业布置引领方向。课标就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研读课标,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明晰作业布置的梯度,不至于高精尖和低重多,关注全体学生的教育成长。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成为作业布置追求的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教育改革从抓双基到三维目标达成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提升,以更全面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的质量。好多一线老师吐槽孩子平常读背练习都做到了,考试却不会,其实当下考试题,更多的是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由会知识到用知识,学以致用就是素养体现。
提质减量是作业布置坚持的原则。要减轻学生的作业量以及作业时长还要让他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作业的质量提升是根本。小学语文关于字词布置,老师们一般都是字音、字形、词语抄写几遍,孩子们在机械抄写中缺乏思考,效果不会太明显,如果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方式布置,可以采用迁移法布置,音形义结合起来效果更好一些。英语也是如此,把单词放在具体情景中学习掌握比单纯抄写,孩子们的记忆会深刻一点。
此外,分层布置,个性化布置也是双减之下作业布置应该探索的方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完成。个性化设计的作业需要老师下足功夫,也更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像学科思维导图、表格归纳知识体系、文段训练,学生编题等等。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巩固和强化。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作业提质减量,让孩子有更丰富的校园生活,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师共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