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影重温《骆驼祥子》,心情跟着波澜起伏。祥子作为一个人力车夫,原本满怀希望地要凭借自己的力气挣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然而,在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下,当祥子省吃俭用攒的钱被掠夺,当欣赏祥子并成为其妻子的虎妞因为难产而死,当尊称祥子为大哥的小福子因为不堪生活屈辱而自杀之后,祥子也彻底失去了希望,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对于人的重要性,就像黄渤在《亲爱的》中饰演的王文军所说:“希望和饭一样,不吃不行”。
具体来说,希望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婚姻关系里,夫妻两人曾经因为偶然的机会相识,从陌生走向熟悉,逐步亲近而共同组建家庭,在隆重的婚礼仪式上宣读结婚誓言,对未来怀揣美好的希望,为“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而慢慢努力。即使无数次因为生活困扰而冒出离婚的念头,也会因为长远的希望而继续相互依赖,彼此成就。
亲子关系中,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希望。在中国的文化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是典型的希望表达,也是很多父母即使生活困苦,也要忍辱负重奋力拼搏的动力源泉。而孩子也同样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尽己所能地努力学习、工作,即使生活压力很大,也会因为想到父母的付出,化压力为动力。
职业生涯里,日复一日的工作负荷让人不得不设置每日清晨的闹钟,不自觉地在饭后茶余吐槽工作的种种,在家庭与工作的夹缝中喘息。然而,当发现工作带给自己的个人发展、社会价值、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体验到突破每一次的不可能之时,更高更远的希望就会像注入体内的兴奋剂一样,让人再次振奋。
也许是因为希望像背景音乐那样轻柔而淡淡地存在,以致于人们置身其中而不所知,也因此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会忽略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希望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压力倍增,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不管是中小学生,还是青中年朋友,亦或者步入老年阶段的人们,都和抑郁情绪越来越近。而明确为抑郁症的患者,其实就是丧失了希望,对自己、对周围的世界、以及对未来都看不到了希望。
想象一下,当十多岁孩子一脸沮丧地对你说:“活着好累”“活着没有意义”时,作为父母如何看待才合适?如何回应才有效?
当经受一场重大自然灾难而侥幸存活的人无以为靠时,什么样的帮助对他/她来说会有意义?
北师大的心理学院郑日昌教授,在自己的心理咨询与教育工作中一直很重视希望教育,也通过灾区救援的工作践行着希望教育,从而挽救无数的幸存者,帮助他们重新建构自己的新生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希望,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成人需要,孩子更需要。如果你是一位老师,请把希望带给学生们;如果你是医生,请把希望带给病人们;如果你是家长,请把希望带给孩子们······
世界那么大,有希望到达你想去的地方,也有希望看见你想目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