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电商,真的很少去实体店购物了,大到家具家电,小到米面粮油,一键网购,送货到家,实在是方便。
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少了逛街,是不是也少了逛街的乐趣呢。逛街,重点在逛,而不仅仅是购物,购物只是逛街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
平日里我不去逛街,也没有那个时间,但是出门在外时,茶余饭后,我就特别乐意去逛一逛当地的集市或跳蚤市场,找一找土特产品,听一听市井方言,品一品风俗人情。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在莫斯科郊外“一只蚂蚁”赶大集的购物体验,至今记忆犹新。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那次到莫斯科公出,来了几天了,天天早出晚归的,公事忙的团团转。眼看着行程快要结束了,一天下午,驻外的同事提议去莫斯科郊外转转。响应,积极响应,热烈响应,我的耳边就好像奏响了这首旋律熟悉的歌曲。
“嗬嗬,没有那么浪漫,我带你们去‘一只蚂蚁’吧。”
“一只蚂蚁?”“是啊。去赶集,就在莫斯科郊外。”
原来,“一只蚂蚁”,是一个集市,或者说是一个超大型的跳蚤市场,叫做伊兹玛依络沃(IZMAYLOVO)工艺品市场,被中国人搞笑地音译成了“一只蚂蚁”,既叫的好玩儿、顺口,又能记的住。
据说,这是欧洲最大的跳蚤市场,经营着毛毯、皮帽、俄罗斯套娃、前苏联的老物件、邮票、波罗的海琥珀、油画等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一只蚂蚁”,不仅名字搞笑,做事儿也挺搞笑的。你说,去博物馆参观、去景点游览,要买张门票,可逛个市场、赶个大集还要门票,这可是破天荒地第一次遇到。门票不贵,10个卢布,入乡随俗吧。
进了市场,里面真的好大。
转了转,建筑内的市场,多是经营一些小有特色的俄罗斯工艺品的。有大大小小的漂亮的俄罗斯套娃,传统的多画着大眼睛的俄罗斯村妞,现代的画着从列宁以来一代代前苏联领导人。也有家里翻箱子底儿倒腾出来的前苏联的老物件,过去居家过日子常用的东西。还有毛皮制品,最多的是俄罗斯特色的毛帽子,我估摸要是大冬天戴着去西伯利亚都冻不着。卖琥珀的摊位很受游客欢迎,案子上摊开一堆堆的琥珀制品,各种形状的,挂饰居多,有的里面有虫,有的里面有草,有的里面有着亮闪闪的金箔一类的东西,看着不太像真的,但摊主说是波罗的海的。我也无意去辨别真伪,因为价钱不贵,喜欢的买一两个留做纪念,就当玩儿了。
因为游人较多,乱哄哄的,和北京秀水市场、沈阳五爱市场也差不多,转转看看,便索然无味,甚至有些烦躁。看看表,还有些时间,就往露天市场区域去逛逛。
这一逛,别有洞天。
露天市场位置较偏一些,看得出来这里以前应该是一片林子。开辟出的一块块空地上,竖着一排排国内阅报栏一般的T字形简易画廊,粗糙的松木桩子做梁柱,粗糙的松木板子做面板,处处透着简陋,甚至有些原始。但是,正是这些粗糙的背景衬托出一幅幅画作的精致。简易画廊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油画,有的油画一时找不到挂处,甚至就在旁边的粗壮的白桦树上钉上钉子,挂在上面。这些油画作品多是一些风景或花卉果蔬等静物,有着较为鲜明的俄罗斯绘画技法。
走在这里,不像是在逛市场、赶大集,倒像是在参观博物馆。这里人流较少,不喧嚣,不吵闹,你尽可以放慢脚步,一个个摊位去观看,一幅幅作品去欣赏。这儿的作品良莠不齐,有一般的混饭吃的作品,也有很不错的画家和画作,考的就是你的眼力和鉴赏水平了。比博物馆占优的是,博物馆收藏的画作,你再喜欢也只能看看,一饱眼福,但在这儿,你只要看好了一幅画,尽可以将其收入囊中。我转了一圈发现,在这儿摆摊的摊主多是一些画家,售卖的是自己的作品,有的画家就自顾自地站在摊位边上作画,随便你在旁观看或简单地聊上几句。不懂俄语、英语也没关系,想询价或讨价还价,最实用的就是计算器。
看着眼热,看着心动,想想明年开春又要乔迁新居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果断地花了110刀买下一幅花卉静物,为新居添一抹俄罗斯色彩。随后,又在别处买下两幅风景画,准备作为礼物送给好友。
买的爽快,回到驻地有些犯了愁,三幅画又沉又占地方,怎么带回家呢?驻外的同事找来了钳子和起子,“啥也别核计了,拆吧。哎,只是白瞎了这么好的油画框。老毛子的画框那可是真材实料,都是好木头啊。”同事一边感慨着,一边动手帮我拆画框。真的,画框都是好木头,钉的也是非常结实,这让我们费了很大功夫。
回到沈阳后,我将那幅110刀买下的花卉静物送到鲁迅美术学院附近的画廊去装框。没想到的是,不到一周时间,画廊就打来电话,一来告知油画装裱完成,随时可以来取,二来告知有顾客出价3000元要买这幅画,询问是否有意出让。“对不起。自己喜欢的,不转让。”没成想,第二天画廊又来电话,给加价500元。吓得我立马开车,去把画取了回来。
没多久,听说“一只蚂蚁”的大老板因不当行为引起普京总统愤怒,“一只蚂蚁”被查封关停了。
写到这里,想到“一只蚂蚁”已成了历史名词,再看看家里玄关挂着的这幅花卉静物,呵呵,心中多少还有些窃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