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需要梦想吗?我不禁有些怀疑。
我也有梦想,也时时为我的梦想而激动,想象着有一天它实现了我会多么的开心和自豪,会觉得活着有了价值。
但是我又很迷茫,实现梦想是多么的艰难,有时觉得完全看不到希望,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于是又如鼓胀的皮球般泄了气。
那天看到印度电影《神秘巨星》里那个女孩对她妈妈说的话。
如果没有梦想,睡着还是醒着,活着或者死了,有什么区别呢?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力,每个人也应该有梦想。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但生活是现实的,做为人首先得吃饭穿衣,解决温饱,还要寻求自身的价值,才会感到快乐。
如果一份梦想迟迟换不回吃饭的钱,那还能坚持多久?
心情就这样在一会希望一会绝望中反复徘徊。
美国作家“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里说到他最开始写作时收到的退稿条用一个钉子钉不下了,换了一个大钉子,又满了,后来才开始陆陆续续有杂志买他的故事。他迄今为止已著有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二百多部短篇小说,其作品均为全球畅销书,有超过百部影视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说。
他说想要写作,你必须多读多写,不断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去成长,没有别的方法。
他说你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写作,不是乐在其中,只是为了赚钱,那你还是别开始了,因为你也坚持不下去。你如果是为了快乐而做事,就可以永远做下去。
他说写作最终是为了让读你文字的人生活丰富,也让你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是为了站起来,好起来,走出去。如果真的热爱,你可以写,你该去写,如果你足够勇敢,已经开始写了,就要坚持写下去。写作,跟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是神奇的生命之水。这水免费,所以畅饮吧。干杯,再满上。
村上春树二十九岁才开始写作,到现在已经坚持三十多年了。他每天规定自己写四千字,从不间断,就如他每天的跑步一样。他说他写作从没强迫过自己,是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所以他能坚持。
路遥用了三年时间收集素材和资料,再花了三年每天十几个小时伏案写作,才写出了那部百万长篇著作《平凡的世界》,又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之前他写过最长的也只是十三万字的《人生》。如果不是因为热爱,他能忍受得了这长达六年的清苦吗?
美国作家安•拉莫特在《关于写作》里说,一只鸟儿接着一只鸟儿,伙伴,只要一只鸟儿接着一只鸟儿,按部就班地写。
在这本书的最后,她说写作是为了灵魂,为了心灵。写作和阅读减轻我们的孤独感,它们能为我们人生增添深度和广度,扩大视野,滋养心灵。当写作者让我们不禁为他们的文字和所发掘的真相动容,甚至为自己或人生忍不住大笑时,我们也随之恢复乐观的心态。我们收到鼓舞,得以跟人生的荒谬共舞,或至少鼓掌,而非被它一次又一次的击溃。
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去坚持做一件事,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总会有所成就。
放弃很容易,但灵魂会安心吗?到老了不会后悔吗?那种可以想象的真正的幸福感觉你不想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尝尝看吗?
我不想出名,只想有一天能靠写东西养活自己,每天可以用半天码字,半天看书。孩子们回来了我可以陪着练乐器,辅导作业,一起阅读课外书。周末可以陪着上乐器课,上补习班,还有玩耍。
带孩子和挣钱两不误,还能每晚十点睡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不用每天赶着出门去上班,且家庭事业两头顾不好还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
最主要的,这样我就有时间看我从小痴迷的书了,还能靠自己热爱的东西养活自己,我会真正的快乐。
希望自己能坚持下去,也希望梦想能早日实现。
我明白我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还有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