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就是遇见未知,学习更是偏见遭受冲突的过程,一学习,我的内心就很丰盈,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散发着迷人的光晕:
听高人谈话,是一种享受。但,听和听懂是两个概念,区别在于背后底蕴的深厚!干国祥厉害啊,听其言,冷冽!思维的冷冽!一刀毙命,直击靶心!因为其的冷冽思维,让研讨之路一直朝前不偏移、朝深不漂移!
课堂间隙,会有学校老师上台演奏,看着台上的演奏者,自己很恍惚。一直觉得才气逼人的人物只有在虚拟世界才能看到,那份看见只是看了一眼,内心并无多大感慨,现在,这样的人物就站在自己面前,内心颇有触动,原来,世界,并无我想象得那么遥远,这份触动对我而言是种力量,一股前行的力量,一股坚持前行的力量!
评课的目的是什么?让执教者有所悟,悟道,各种道,文本解读的道儿,教学解读的道儿、自我修炼的道儿……悟的不是把课上漂亮的道儿,而是自己的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的道儿。一千个读者真的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思故我在,定义不需商榷,因为没有定义才是最广最宽最高的定义,但,一定要抓住文本最核心的地方,文本之所以成为经典,它捍卫的是什么?它让我们什么破裂?这就是文本核心所在。只是解读不等于现场授课,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发生的对话。学历高的优势在于文本解读方面有所深入,但,课堂不仅仅是解读文本,还要心中有学生,我们的课堂,一定要知道我的学生在哪里’,我们要引导他们到哪里,课堂上,学生不一定发言,但一定要有思维的激荡。因材施教,材是什么?材是文本,是学生现有水平,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教师的自身才华,更是对自由人格的理解。精心设计问题,预设的问题推动课堂,善于捕捉灵光,生成的问题激活课堂!老师应讲学生看似可知实际不知的,或讲学生想讲讲不出来的东西。悟道,更多的是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之下的多元解读文本及教学之道。怎样把丰富的学识转化为语文专业素养,是很多语文人专业成长路上的关键问题,从浪漫,到精确,是一大难关。理想的课堂是用来追求的,实践的课堂永远在路上。
越来越觉得古代和现代的社会是大体一致的,准确的说是一直都觉得,但今天,我对自己的认识有了一个归因,那就是人性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有童话般的梦想,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态度,走现实主义的道路。
我们从未成熟,但我们从未停止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