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高一期末联考思想政治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总体看来,体现了“重点考查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紧扣教材,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突出考查政治学科高考中学生所必备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政治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的难度属中等略微偏上。16个选择题有6个识记类的题,如1,2,4,5,9,12题。4个非选择题中有1个识记类题,如20题第一问,都是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17题偏难一点,分值12分,学生均分是5分左右,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用知识的能力。其余题属中等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总的来说,这份试卷在“模拟新高考”功能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整体考试情况
各分数段情况(我所在两个文科班)
总计89人
0——59分/6人;
60——69分/31人;
70——79分/29人;
80——89分/20人;
90分以上/3人。
估计全白银是政治平均成绩在67分左右,难度在6.0左右。
三.试题情况分析(抽样20份)
1.政治整体数据分析
层次(60——70分)
各题均分及难度(得分率=均分/题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均分:3,2,2.2,3,2.2,3,2.2,3,3,2.98,2.34,3,2.47,3,2.87,3,4.88,7.74,6.52,13.8;
得分率:1,0.66,0.55,1,0.55,1,0.55,1,1,0.59,0.47,1,0.59,1,0.58,1,0.41,0.65,0.65,0.76
政治均分:67分左右,难度系数:0.60
2.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①选择题
选择题1——16题 层次(60——70分)
题号:1,4,9,12 ;识记类题;得分率:100%;
题号:6,8,15,16;理解类题;得分率:100%;
题号:2;识记类题;得分率:66%;错因:知识记忆模糊不清;
题号:3,5,7;得分率:55%;错因:信息提取不准确;对策:强化对政治术语的理解运用;
题号:10;理解类题;得分率:59%;错因:主体和时间不确定;对策:明确主体的作用和事件形成的时间;
题号:11;理解类题;得分率:47%;错因:法定政治术语不明确;对策:强化名词理解和运用;
题号:13;理解类题:得分率:59%;错因:对知识应用不熟练;对策:强化训练对知识的应用;
题号:14;理解类题;得分率:58%;错因:对漫画不理解;对策:强化对漫画类题的训练以及知识的运用。
3.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17——20题 层次(60——70分)
题号:17题
考点:必修2《经济与生活》
能力要求:理解与应用能力
得分率:41.7%
错因:
①基础知识理解识记不到位,张冠李戴;
②审题不严,文不对题,照搬材料;
③看不到问题本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自圆其说;
④复习不扎实,缺乏应有的基础知识做支撑,理解概括能力不足;
⑤书写不规范,政治术语表达不到位。
教学建议:一类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但在一些细节上有失分,所以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
①注重要求,规范答题;
②加强对政治术语的理解和训练;
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概括能力。
题号:18,19
考点:必修三《政治与法律》中关于党和人民政协的知识
能力要求:理解与概括能力
得分率:65.2%
错因:①审题不严,不能准确分析和阐述问题原因;
②基础知识识记不到位,词不达意;
③书写不规范。
教学建议:此类体属于常规性关于主体类题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从为什么到怎么样做好归纳总结,并在平时的训练中督促规范书写,做到准确表述。
题号:20
考点:必修三《政治与法律》关于科学立法的知识
能力要求:识记与概括能力
得分率:76.2%
教学建议:
①加强理解与材料相统一,表述有理有据;
②字迹要求工整,做到分点分层;
③提出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避免高大空。
三.总结: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问题:整卷中选择题1,2,4,5,9,大题12题,属于识记类题型,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从学生的得分情况看,还是不尽如人意;
对策:对学生的理解识记不能只停留在上课提问,更要落实到平时的默写和训练中,做到抓反复,反复抓,夯实基础;
2.问题:卷中选择题3,11,14是图像考查题,尤其是14题属漫画类题型,高考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描述,应用图像的能力。但从学生得分看,明显反映出学生欠缺运用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策:教师除了平时督促学生多做相关练习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做相关题的归纳,尤其是图像专题训练与总结;
3.问题:卷中主观题第17,18 ,19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概括等综合能力。这也是高考的侧重点,尤其是17题,学生的得分率比较低,可见此类题型是学生的短板,而第18 ,19属主体类题,但学生对此类题的概括能力仍然不强;
对策:这类题对教师要求高,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归纳总结,并督促理解识记和强化训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准确表述;
4.强化答题规范,平时教学中对学生严要求,字迹认真工整,做到分点分层;
5.我们要从研究试题转向有针对性研究学生,在课堂上少点说教,多点关注。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接受了多少,理解消化了多少,存在的问题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有所得,教有所值,教有所益。
祝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