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遥远的北方的一个小寺庙里,住着甲和乙两位和尚。两个人都向往着去南海朝圣。
有一天,和尚乙正在收拾行李,和商甲看到后就问他要干嘛。和尚乙回答说他要去南海朝圣。和尚甲听了之后嘲笑他,说“这距离南海甚远,我都计划了三年了还没准备好,你准备怎么过去?”
和尚乙回答说“我拿了一个水瓶,租了一条船,准备去了。”和尚甲劝诫他,说“你这准备的太不充分了,没有周密的计划小心在途中丧命,等我们计划好了在一起去吧。”
和尚乙没有理会和尚甲的劝诫,独自踏上了朝圣的旅程。一年之后,和尚乙朝圣归来,而和尚甲却还在做着自己朝圣的计划。
很多时候,我们会像和尚甲一样,知道很多东西,了解很多知识,但就是做不到。就像那句话所说“知道了这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呢?很多人会认为只是执行力的问题。但在《知道做到》这本书中,作者却不这样认为。除了执行力不足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做到。
这本书的作者有三个人,他们是肯·布兰佳、保罗·梅耶、迪克·卢赫。第一个作者肯·布兰佳是享誉全球的管理大师,他写的最有名的一本书叫《一分钟经理人》。布兰佳、梅耶和卢赫他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团队,专门研究和推广“知道做到”,也就是怎样做到“知行合一”这一个问题。
作者认为,人们知道道理却做不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信息过载、消极过滤以及缺少跟进。作者也给出了面对这三个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信息过载
信息过载比较好理解,意思就是你所接受的信息超过了自身所能承受的负荷。
就拿接受知识这件事来说,很多人报了很多培训班,上了很多训练营,也买了很多知识付费产品。在别人看来,他是非常有上进心的一个人。然而听了这么多课好像并没有给他带来升职加薪,也没有让他的生活得到改善,这是为什么?
就是信息太多了,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就去接受新信息。
人们有种错觉,认为自己见过的东西就算掌握了。比如看到过番茄工作法的概念就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所以去寻找新的时间管理方法。接受新知识能够让大脑感到新鲜,而回顾旧知识却给不了大脑这样的感觉,所以很多人不断地热衷于追求新知识。
那如何避免陷入盲目追求新知识的误区呢?作者给出了四个建议,分别从目的性、透彻性、专注性以及间隔重复性来避免信息过载。
-
目的性
在接受知识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学什么。这样在接下来挑选学习资料时就不会盲目。很多人没有学习目的,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比如得到上有很都课程,有讲历史的、经济学的、心理学的、金融的等等,不要看到什么就去学,一会儿学一下薛兆丰的经济学,一会儿学一下武志宏的心理学课,一会儿又学施展的历史课。
小学我们就学过猴子搬玉米的故事,什么都想学,最后只能是什么都学不到。所以,明确自己的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学习资料可以节约自己的精力。
-
透彻性
透彻性是指在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时,要抓住对象进行深度学习,而不是浅尝辄止。比如你想学习沟通技巧,不要觉得学习了《非暴力沟通》所讲的技术,就能够掌握沟通这门艺术了。你还可以学习《关键对话》里的对话技巧,也可以学习《高难度谈话》里的话术。将一个领域研究透彻,但在学习时切忌囫囵吞枣。
-
专注性
专注指的是在学习时最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领域内,比如你想学历史,那就只看历史方面的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学习时可以心无旁骛,能够创造出专注红利。贝壳哈姆小时候在练习颠球时,经常受到周围小朋友的嘲笑。但贝克汉姆不为所动,只专心练习颠球。后来能够在15分钟内创造颠球2254的记录与他的专注是密不可分的。
-
间隔重复性
我们都知道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间隔重复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能将知识记忆的更牢。很多人学了很多知识,但没过多久就忘光了,就是没有去主动回忆的原因。间隔性的重复可以帮助我们记忆知识,并且在重复的过程又可以对知识有新的理解。“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消极过滤
阻碍从知道到做到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消极过滤。
什么是消极过滤呢?我们每学到一个新知识、听到一个新观念或者看了一本新书的时候,其实是在和已有的成见、知识,和过去的习惯、方法进行对抗,这往往在无形中阻碍了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态度。
比如同样是在学习沟通的方法,有这样一个新知识,那就是沟通首先要倾听别人、理解别人,然后再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双方才能更好地达成共识。
可是你过去的经历和经验告诉你,如果不强势、不严厉地跟别人说,别人根本不重视自己,所以你必须更强势,必须更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才有可能让别人真正去重视自己。
如果你有这样的成功经验,你就会习惯性地质疑这个沟通的新方法,你会认为像这样又花时间去倾听理解,又去沟通,最后这个成本代价特别高,还不如直接按我以前的做法去做就好了。
所以,如果是这样一种心态的话,即使知道了一个新的观点和理论,你也无法真正去做到这件事。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积极的过滤系统。
我们从接触到一个新知识到能够熟练用运用一般会经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拒绝,认为新知识是错误的,和自己的原有认知不符,于是拒绝接受它,就像上面提到的学习沟通一样。
第二个阶段是部分接受,过了一段时间后,经验告诉你之前接受到的知识也不是全然无用,于是尝试着部分接受它。
第三个阶段是接受,但不会运用。在这个阶段你对之前的知识已经完全接受了,但还达不到能随手运用的程度。
第四个阶段就是能够自如地运用,你不仅知道了沟通的技巧,还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它。
最后一个阶段是传播,你会主动将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播出去,用自己的经验来告诉别人如何去实践。建立这样一套过滤系统,我们在面对新知识时就不再是单纯地抵制,而是会主动去运用它、传播它,让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
缺少跟进
第三个影响从知道到做到的问题叫缺少跟进。什么是缺少跟进?就是即使知道了一个方法,比如你知道了沟通要先理解、先倾听,然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知道了以后,隔一段时间,最大的可能是生活仍然照旧,你还是按过去习惯的方式去沟通,大家一定都有类似的经验。
为什么呢?作者说,这就是因为缺少跟进。
我们遇到问题,老是喜欢去用新的知识和理念来解决问题。不是说新的理念不好,而是学习一个新的理念容易,但要真正掌握它就得不断地跟进你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
很多人参加完培训后,在初期还能将培训所学到的东西用在工作中,但过不了多久就又会回归到原来的模式当中去了。于是又参加新的培训,周而复始的循环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缺少跟进系统,没有对所学到的东西进行跟踪,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因为这样很耗时,费精力。如果参加培训只需要两天,那么对所学到的东西进行跟进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培训的10倍。
那如何创造好的跟进系统呢?作者说一个好的跟进系统,至少有三部分:指导、支持和问责。也就是有足够的指导,告诉自己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给出支持,不断去反馈帮助,最后问责,做得好的激励表扬,做得不好的要反馈改进。
就好比学画画一样,老师在教了你基础的笔法之后,就到你自己开始上手了。这个过程老师会在旁边指导你,告诉你哪个地方用的对,哪个地方用得不对。在老师的指导下你就慢慢地掌握了这项技能。
那如果没有老师,我们该如何建立跟进系统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设置期望达到的结果,然后将实际的结果与期望的结果对比,找出差距在哪,最后在适当调整。
比如你想自己学习沟通技巧,知道了先认真倾听,再表达感受。那你在和别人正式沟通前就可以先想好应对措施,比如使用什么肢体语言,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实际沟通过程中记录下自己是否按照预想的做了,最后再根据沟通结果看哪里需要调整。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主动制造跟进系统的过程,也是制造反馈,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
了解了本书的内容,我们就不会再困惑,为什么学了那么多、知道那么多,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应该知道得少一点、精要一点,再重复地练习一点、挖深一点,后续有系统地跟进一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知道,就一定要做到;做到,就一定要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