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张嘉豪的文章,读罢全文我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热爱,真正感受到热爱对于普通人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它不只是老师还是明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但是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终其一生可能也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所以张嘉豪是幸运的。
张嘉豪原本是个面包师,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使他颇感乏味,17岁时的一次滑雪经历使他爱上了这项运动。19岁他决定辞去面包师的工作,去做一名职业单板滑雪运动员。
而此时成为职业单板滑雪运动员所面临的困难,可能是对运动不甚不了解的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所难以想象的。
首先是年龄,他17岁才接触滑雪,而职业选手的入门年龄是3、4岁,有些运动员17岁都已经拿到了世界冠军。
再次,他没有钱,买滑雪场门票都是问题,滑了一年的雪才买了第一块打折的滑雪板。没有钱,只能边打工边练习。因为没钱,他请不起教练,所以只能跟着视频一遍一遍的练习,在滑雪场上和前辈请教,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因为没钱,只能去健身房锻炼体能。
但凭着这份热情,他把一个人活成了一个团队,很苦很累,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些重大比赛中他拿到了出色的成绩。
2015年,北京获得了冬奥会的举办权,按规定,东道主国家有一个特权名额可以给普通运动员,但是需要获得国际雪联的50积分,这让张嘉豪动心了,从此开启了他一个人的奥运征程。
运动员要出国比赛需要教练、司机、领队、管理员,而张嘉豪只有一个人,要带上滑雪物品完成所有流程。他去了加拿大、瑞典、智利、阿根廷、荷兰,参加了很多场比赛,而且是在疫情期间,其艰难可想而知。
这些事情光是想想,我都觉得很艰难了,更何况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完成,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勇气。
我惊异于这个年轻人的专注,在这个物欲横流、心浮气躁、垃圾快乐成瘾的时代里,居然有这样的清流,愿意放弃年轻人喜欢的约会,放弃好山好水的游逛,放弃我们普通人所谓的所有享受。专心只做滑雪这一件事,生活过成了两季"雪季"和"非雪季",一年也只有两个阶段"赛季阶段"和"自由练习阶段"。而这种近乎顽愚的坚持,除了做个面包师的不甘外,可能就是源于热爱吧。
我惊异于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在这个时代,看到太多的"啃老",听了太多的"躺平",在包括自己在内的普通人连换个工作的勇气都没有的年代里。这个年轻人却在语言不通,没有教练,没有队医,没有翻译,没有营养师,甚至对住宿费用也要精打细算的情况下,走完所有流程,去很多国家独自参加比赛,并且获得了39.95的积分。我真的极度好奇他的勇气到底源自何处,一份热情真的可以让人奋不顾身,拼尽所有吗?
我惊异于这个年轻人的努力,努力这个词对他来讲太浅薄了,他是拼命,豁出命去为了这份心之所向的热爱。请不起教练就自己学,跟着视频学,把动作进行分解。只有能请教的人都要请假一番。骨折未全愈就开始训练,脑袋摔伤了也不怕,肺摔破了也在所不惜。虽然最后没能拿到冬奥会的入场券,但他对于热爱的那种全力以赴感染了很多人,也彭舞了很多人。
一个人的奥运征程结束了,但有了这段经历,相信以后不会有什么事会难住这个阳光的大男孩,真心祝福你,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