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章来自我知乎上的回答,略有改动。
每个人理想的晚年应该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梦想回归田园,有人希望携手老伴走世界,有人希望优雅从容地老去。但是我想无论是哪个流派的晚年,对于下面这个前提都能达到共识:
先要有一个行动自如远离各种疾病伤痛困扰的身体。
一般人的身体素质在一生中大概是怎么变化的呢?上个图先。
这个图表述的是:一个人在二十多岁时(A点)身体状态达到巅峰,然后中年时由于不可阻挡的自然规律和其他原因(例如工作和家庭压力)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到B点,然后开始逐渐地锻炼身体和治疗疾病,身体素质又会慢慢地回升到达O点,度过一个身体质量较好的晚年。
那么我们要想老而不弱,就要未雨绸缪。那么提前多久合适?像我这样比较惜命的,一直定的是三十五岁左右就要开始为了一个健康的老年做准备了。
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次看到了@继续者张的一个回答,部分引述如下:
可以广义地把中老年肥胖看做一种慢性病。慢性病的特点就是不可逆或者很难逆,即一旦得了,最多维持现状,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腰椎病……这些病都无法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恢复原来的状态。如果人到了老年非常胖,此时的赘肉确实就很难减,原因如下。1、老年人代谢率,消除脂肪的速度远慢过年轻人。2、老年人关节老化,尤其体重大者,膝关节老化非常明显,此时跑步,健走,爬山,椭圆机之类膝关节需要负荷很大的运动,老年肥胖者反而无法正常进行。3、老年人激素水平偏低,也不利于脂肪酸的调动。4、如果并发骨质疏松,那更多的运动都无法进行了。为了减少关节的负荷,游泳确实是个很好的训练方法;但是如果关节已经有了慢性关节炎,游泳时最好使用温水。总之,预防大于治疗,预防中老年肥胖远比中老年肥胖后再减肥要有效多。
这个答案让我想到了我爸。我爸继承了家族的瘦子基因,身高一米八三体重常年稳定在七十二公斤左右。坚持骑自行车游泳。很长时间来的体型都保持得很好。大概四五年前越冬的时候我爸大概有半年多没有锻炼,胸前和腰间立刻就出现了赘肉,自此之后尽管恢复了锻炼节奏,赘肉就是减不下去(期间体重没有波动,也就是说一部分的肌肉被肥肉代替了)。
这个回答给我敲了个警钟:我们应该把所要预防的风险,从医学上的慢性病扩大到广义上的不可恢复或很难恢复的不良体态和伤痛上去。而面对某种慢性伤痛,由于本身的衰老规律,我们从前到后会经历几个阶段:
力有余:即只靠身体素质就能够直接扼杀病痛萌芽。
力无余而钱有余:病痛在壮大而身体素质在下降,需要购买服务进行治疗。
力不足而钱有余:得花很多钱,同时由于本身的底子已经不行了,也只是事倍功半。
比如某个女性爱穿高跟鞋(我是高跟鞋一生黑啊一生黑)。二十多岁的时候,每天晚上回去揉一揉脚,主动远离“穿高跟鞋的女人是最美丽的”这种思想的毒害,自己平常多注意体态的矫正,还能掰回来,这就是力有余。假如还是长期穿,到了三十多岁,由此引发了各个关节和肌肉的疼痛,必须要购买医疗或者康复服务才能行,这就是力无余。假如好不容易治好了,仍然继续穿,过几年再次出现伤痛被迫就医,此时身体更衰老了,要动手术甚至置换掉某个身体部位才能维持生活质量,这就是力不足。
因此,对于慢性伤痛,一定要在力有余的时候就把其扼杀掉,否则过了某个时间节点,问题立刻会棘手得多。想到了釆铜说的“要洞察隐藏的世界”,我思考一番后,在第一张图上添了两条线段。
这条图表面是ADBO这条线,其实是由ADE和CDBO两条线组成的。两条线相交的D点,在纵坐标上对应的就是从“力有余”到“力无余”的临界点,在年龄上大概就是对抗(广义上)某种慢性病的最迟的开始年龄。我之前的误区是,假如要走ABO路线,关键是要在DB期间(即在谷底之前)做努力。现在我认为,起决定性因素的是CD这条线,它代表着我们在年轻时候为以后的健康所下的功夫。有没有这条线决定了我们是老树逢春还是老树枯死。也就是说,我们甚至需要在身体素质到达顶峰之前就要为老年生活做准备了。
那C点到底从何开始呢?这要看你对老年生活的要求了。假如你要求行动自如能跑能跳,那么C点可能在二十五岁,甚至更早。抛弃不良的日常姿势,越早越好。假如你的要求是腰间没有游泳圈。那么你可以:三十岁开始控制食量,有序锻炼。三十五岁之前体脂要在控制在正常范围。三十五岁之后严格控制食量,坚持锻炼。保证在临界点来临的时候,是力有余的状态。
同样地,假如你酷爱甜品又不愿意中晚年糖尿病,也可以给自己设立几个“减少甜品”、“控制甜品”、“严格维持”的年龄节点。
唉,每念及此,立刻就觉得面临的任务重了很多很多……大家慢慢玩儿,我面壁思过(深蹲)去了。
注意:本文作者并非健康或医疗领域专业人士,文中所提到的高跟鞋案例和身体锻炼计划仅作举例之用,不应作为任何人的参考。
致谢:除文中提到的两位知友之外,要感谢@虎柔@高科等几位健身领域的答题者。
最后:我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起源是一年前遇到的一位在中国生活的普通外国老太太。她是我遇到的最有气质最美丽的女性,没有之一。正是她开始启发我思考要做 一个怎样的老年人。我和她仅有一面之缘,不过她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这个故事留到合适的时机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