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日,因最近复学事情多,直至今日才打开电脑登陆公众号,也是感触良多.而我家大宝也入园复学,因为疫情在家待了大半年,第一天复学激动又兴奋,早早起床带口罩出发,进园之前乖乖与我们挥手再见.然而第二天第三天却情绪突变,一到大早上却嚷嚷着不肯上学,怎么哄都不行.
于是我在想,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老师口中反馈:是不是生了二娃后顾及大宝的时间少,于是孩子到了争宠阶段怎么都得耍赖不可.
听闻老师的话,我开始反思,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至关重要.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开始让孩子敏感.除了陪伴,且还需要高质量的陪伴.前段时间,我承认生完二宝顾及大宝的感受和精力相比从前少了许多,于是孩子总会一句:“爸爸妈妈有了弟弟,就不喜欢我了.”说完两手插腰,眼神直勾勾的盯着我们表示很愤怒,当时我没有太在意,其实孩子的内心也急需渴望得到爱与陪伴.
如何才能构建最好的亲子陪伴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宝宝爸爸妈妈的情况.
诸如很多二胎妈妈,生了二宝后,陪伴大宝的时间越来越少,把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二宝身上,于是让孩子觉得是因为弟弟妹妹分走了妈妈給的爱,心里开始不平衡.沮丧,气愤,很多情绪油然而生.
上班族爸妈,平时忙于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起早贪黑,疲惫了一整天,觉得已经身心疲惫,于是再没有更多的时间抽出来陪伴孩子.孩子想与爸爸妈妈分享他们一天的喜悦也没有机会.渐渐的,孩子变得内心不爱表达,逢人沉默不语.一种孤独感围绕着他们,孩子的性格出现了爸妈没察觉到的问题.
爷爷奶奶陪伴的孩子,对于这一类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这一类儿童从小就缺失父母的爱,在孩子看来,爷爷奶奶再高效的陪伴都不及爸爸妈妈,比如学校参加活动邀请家长,而在宝宝眼里,其他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到位,心里会产生既羡慕又失望的感受.
高效的陪伴是最好的育儿主题.而陪伴的主题可分为:生活,游戏,学习
(一)爸爸妈妈平时工作繁忙,假期可抽出时间带孩子旅行.大方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让孩子内心得到满足.看一场雪景,打一场雪仗,看孩子从未看到过的世界.不仅开阔视野,还与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内心满是幸福.
(二)在家里,以“游戏”为亲子时间的高效率陪伴,全家成员可一起融入参与:运动型的游戏,趣味性的游戏,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宝宝在游戏中感受活跃的氛围,整个家庭都环绕幸福的气息,让宝宝得到满足感.
(三)以绘本故事及教育性的电影出发,这是一个很好的陪伴学习机会.一本有教育启发的书籍,一部成长性的电影,陪伴孩子一起观看阅读,宝宝的思维得到成长,爸妈的思想得到进展.高质量的亲子时光,不光是一个家庭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更是这个家庭給孩子带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暖妈推荐一些幼儿绘本:《一园青菜成了精》《迟到大王》《这是我的》《胆小鬼威力》《好饿的毛毛虫》《花婆婆》
再推荐几部经典家庭教育性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怦然心动》《当幸福来敲门》《音乐之声》《小孩不笨》《阿甘正传》
我是暖妈,一个热爱生活的宝宝妈妈,欢迎大家与暖妈共同探讨亲子育儿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