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朋友圈,才意识到是五月十二日,在十三年前的今天,相信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吧。
那时我还在北方上学,原本悠哉的下午觉,被一片哄闹声叫醒。
下午没课,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特别是午觉没醒的时候。我正躺在床上做着美梦,感觉到有人在扯我的衣服,睁眼看到同样刚睡醒的室友。“快点走,地震了。”我起身的时候只看到了她的背影,貌似还抱着被子,跑的还挺快。
我也赶紧下床,第一次遇到地震,还有点反应不过来,站定感受了一下,没啥反应,还是先去上个厕所吧,一会儿找不到厕所就麻烦了,上完厕所,我才慢悠悠的下楼。现在想起之前的经历,觉得自己还是挺傻的,对地震没概念,感觉上厕所比下楼重要,还好当年选择了在北方上学,如果在四川一带,可能躲不过这一劫了。
等我下去的时候,楼下已经很多人了,室友看我慢悠悠的下来还说了我一顿,那时没心没肺的还觉得她太小题大作了,现在想来还挺暖心的。她果然是抱着被子下来的,这件事情虽然被我们笑了很久,但她的做法应该是对的,如果是在重灾区,被笑的人可能就是我们了。
我们所在的地方震撼不强,但都还不敢进宿舍,就在楼下讨论着,到底哪里地震了。汶川这个地方第一次进入了我的认知范围,听说是属于四川的,我也开始担心了,在成都上学的哥哥是不是还好。回到寝室,马上打电话给家里,妈妈说哥哥电话打不通了,心里一阵慌乱。不过,后来证明只是虚惊一场,哥哥没事,只是受地震影响,整个地区都没有信号。
那时信息传播远不及现在这么快,512地震的惨烈是第二天通过食堂的电视感受到的。坍塌的房屋,堆积成山的尸体,忙碌的救援人员,第一次感受到灾难离我们这么近,灾难可以这么血腥无情,但人们却无能为力。食堂也没有了平日的喧闹,大家都在电视前停留观看,很多人默默的擦着眼泪。虽不在重灾区,但想着当时正经受灾难的人们,应该是无比绝望的吧。
当时的我也想不到,十多年后的自己会以游客的身份亲临地震现场吧。
去年国庆旅游,从毕棚沟回来途径汶川。朋友们说反正是饭点,开进去吃个饭吧,也看看地震遗址,就这样误打误撞来到了震中—映秀镇。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个小镇已经恢复了以往的秩序,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更加热闹非凡了。
全新的小镇,全新的建筑,唯一保留的地震痕迹就是漩口中学遗址,现在已经作为景点免费参观了。虽然后来也有些修缮的痕迹,但也基本保留了地震时的样子,非常震撼。
同样让我震撼的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给我们指着远处可见的地震震中牛眠沟,诉说着当时的情形,看着他们又充满生机的生活着,感叹他们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能在灾难中重生,去拥抱新生活,不幸的是他们现在所获得的都是以失去至亲至爱换取的,这可能是他们一生都将背负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