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141期学员,149期复训生。在这儿写一点在践行时间管理的些许感悟。
在行动三角形的三要素:收集,排程和执行
在践行的过程当中,收集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随时都可以,本着一切、快速、手边、可靠的原则,也时常会用OF来收集杂事。
执行也还好,通过早起可以创造没人打扰的时间段用番茄钟来吃青蛙。
相对来说,比较头疼的是排程。
- 不做的删除。OK
-小于2分钟,马上做。OK
-计划外紧急,必须做。OK
-大于两分钟的事件,上了141期课之后,基本上就是直接把收件箱中的事件设置好项目,上下文,到期。有些是重复的。青蛙做上标记。但是老是觉得哪儿不对劲。
149期复训时才回过味来,原来是排程的时候没有领会老师在141期就讲过的,要按照“我+动词+key man+事情”这样的方式去细化标题。
最近看到黄金思维圈这个理念,啥是黄金思维圈呢?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3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最早将why-how-what的思考方式总结成黄金思维圈的人,是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
他是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黄金思维圈的;那个演讲的名字叫做《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
链接: https://www.ted.com/talks/simon_sinek_how_great_leaders_inspire_action
理念中最重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从why的角度出发,由里及外。可实际上,大多数人是从what的角度出发; 能够从how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人就不多了;而站在why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回过头来一想,其实叶老师时间管理的理论,甚至包括细化标题这个一个实操动作都是和黄金思维圈的理念暗相吻合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