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捣蛋,确实有一定危险,但也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可能是在用这种让父母提心吊胆的方式探索世界。
昨天讨论了家长如何练忍功,在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能够忍住不揍他。但这是片面的,这对家长是不公平的。
今天就讨论两个方法,整治整治调皮捣蛋的孩子。
1.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调皮捣蛋,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上蹿下跳的孩子好像屁股上绑了炮仗,好像他们身体里有用不完的能量。
每次课程讲到这里,听课的父母都会竞相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
一位爸爸说,他儿子就皮得令人头疼,只要放学回家,你看吧,从沙发到茶几,从茶几到电视柜,从电视柜到饭桌……绝没有闲着的时候。
偶然的一次,饭后领着孩子去遛弯,碰到了幼儿园的两个同学,这三小子可算是遇到知己了,撒欢的跑闹,叫都不回家。但实在是天色已晚,三个家长就都拽着回家了。但这次,挺乖的了,洗完澡上床就谁了。
于是这位爸爸开悟了,每天下班后,都会像溜小狗一样带着儿子出去溜,孩子不说累了绝不回家。
另一位妈妈说了她的发现,天气好时,儿子晚上回家到点就会洗澡睡觉;天气不好时,儿子回家就闲不住,也会有上蹿下跳的时候。她就纳闷,后来分析可能是因为,天气好的时候,在幼儿园要做操,有课外活动,放学后还会在小区里游戏一会儿,而天气不好时,这些活动都就停止了,所以儿子就会想尽各种方法消耗那无处安放的能量。
真理在民间啊!
孩子有旺盛的生命力,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能量来支撑他去探索世界。但另一方面,每天的能量需要当天来使用,不能累积,不能说我今天不用攒着明天一块用吧。那能不能憋着呢?也不行,憋不住,必须释放出来。
能量消耗完了,孩子自然就老实了,自然就休息了。这是规律。
知道了规律,再想办法就容易多了,无非就是想办法要孩子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把能量消耗了。比如带着孩子出去溜,去爬山,去玩沙子,去踢球……
这些活动都是你给选择的,危险系数相对低,而且孩子还在你的监控范围之内。这就叫可控。
2.
第二招,变被动为主动。
人都有一个特性,越不让干什么越想干什么。
比如老公回家把手机递给你,说:“我手机,你不要检查吗?检查吧!”你会上当吗?你肯定会觉得没意思。但如果老公回家后拿着手机不放,东藏西藏的,你要看他还不给你,你就一定会觉得他有秘密,你就越想看。
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你跟他说,“别上桌子了~别上桌子了~”,你越这样说,他越是会觉得这件事儿很有意思,很好玩儿,趁着你不注意,他就一定会去尝试尝试。
基于这个原理,我们要给孩子创造(设定)时间,让他主动的闹。例如,饭后半小时了,就把孩子叫过来,跟他说,今天给你个任务,200下蹦高,妈妈给你数着,蹦不够200下不能停啊。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时间让孩子主动闹,孩子是在家长的关注和保护之下的,危险系数会大大降低,家长的担忧也会大大的减少。
随之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孩子蹦完了200下,体内的能量消耗完了,到点就去睡觉了;也有可能前两次他都听你的话蹦了,第三次,他就不会蹦了,他会想——凭什么你让我蹦我就蹦?没意思,我偏不蹦!
3.
不能说这两招就可以让孩子完全不调皮捣蛋,但至少可以让孩子的调皮捣蛋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在适当的程度下进行。
先尝试这两个小方法,如果不好用,告诉我们,我们再讨论。
摸透孩子的心理,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孩子耍点小心眼,玩点儿小游戏,多好的事啊。
这里是蓬勃育儿社,应对有方,育儿不愁!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