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在大家聊到如何才能让一个人的生活更接近他的理想中的生活时,我忽然想到一段话,是两年看过的一本书上面写的:
你的理想生活是什么状态,你就要想象自己已经进入那种状态。挑出所有与那种状态并不协调的思维、话语和行动。远离它们。
这段话对我来说,写的很浅显而又深刻。正是由于这段话,我这个没有回读一本书的习惯的人,把这本书--《与神对话1》再一次翻了出来。
两年后再次读起,发现自己就像在读一本没有读过的新书一样。我一直都相信,读书是讲缘分的,正如这本书的作者所说:假如感觉读不下去,无妨暂时放下,或许在别的时间,会有别的心境,能够让你们接受这种全新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目前对于书中的一个观点比较认同:人类行为在最深层次上无不受到两种情感(怕和爱)之一的驱使。
人类所有的想法和人类所有的行为,不是出于爱,便是出于怕。人类的动机只有这两种,一切其他观念无非是这两者的派生物,只是形式有所区别而已。它们是起点和终点,有了它们,所谓的“相对性”那个系统才能存在。
这也正是我们生存的方式:爱让我们去接近让自己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怕让我们远离那些会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东西。
这个观点从更深层的角度来讲,恰好与心理学中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相对应。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生本能”包括人的自卫本能和性本能。“死本能”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而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转换构成了人的生命过程的全部内容。
再说回这本书被书写出来的契机,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在经历人生的谷底,遭遇车祸,婚姻的不幸,以及失去工作,无论是从生活上、经济上还是情感上,都给了他不小的冲击。他用黄色便签本来书写,来发泄,反而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与自己内心深处进行对话之后,缕清了自己所有正在面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几乎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遭遇的。
后记:当你拥有的思维与你更高的憧憬不符,请即时换个新的思维。当你说的话与你最好的观念不符,请提醒自己下次别再说同样的话。当你做的事与你最好的意图抵触,请确保那是最后一次。如果可以的话,请去安抚每个牵涉其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