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如何才能抓住设计的本质,把产品嵌入到实际场景中。
第二部分:来展望一下设计思维的最新前沿,已经从设计师的工作室,拓展到了哪些新的领域。
第一部分设计思维的力量——什么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而设计的本质,就是推敲出一个尚不存在,但未来一定会发生的生活场景。
第1章 打动人心
设计团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应当预期将经历三个相互重叠的空间:
灵感空间 ,从每个可能的源头收集灵感;构思空间 ,把灵感转变成想法;实施空间 ,把最佳想法发展成考虑全面的具体实施计划。
让IDEO告诉你
创新必然会经历三个空间:灵感、构思、实施。
失败得越多越早,成功就越快来临。
最好采取一种实验的方式:分享流程,鼓励共享创意,并使团队间能够相互学习。
没有约束,就不可能有设计,而且最佳的设计通常是在极其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设计出来的。
一份构思周密的简报,允许意外收获的出现、不可预测的发生以及命运的反复无常和变幻莫测,因为这正是创造性的温床。
如果一种文化相信事后寻求宽恕比事前获得许可要好,会因成功而奖励人们,但也允许他们失败,那么一个妨碍新想法形成的主要障碍就被去除了。
第2章 变需要为需求 把人放在首位
借用彼得·德鲁克的一句妙语,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将需要转变为需求”。从表面上来看,这句话很简单:弄清楚人们想要什么,然后给他们就行了。
但是如果事实这么简单,那为什么没出现更多像iPod、Prius、MTV和eBay这样的成功案例?我认为,答案是:需要将人放回到故事的中心。要学会将人放在首位。
从观察中提取洞察,并用洞察激发未来的商品
对顾客在设计与开发产品的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看法,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早年间,企业会凭空构思出新产品,然后雇用大批营销专家和广告专业人员把这些产品卖给民众——通常是利用人们的恐惧感和虚荣心来实现的。渐渐地,这种方式开始让位于一种更微妙的方式,这种方式包括接触民众,观察他们的生活和经历,并利用由此产生的洞察来激发新想法。
今天,我们进一步超越这种“人种学”模型,采用了由新观念和新技术所激发和支持的方式
正如1854年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一次著名演讲中提到的:“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特定的主题和变动——观察技巧、换位思考原则和超越个体的努力——都被认为是设计思考者所采取的方法,为发现灵感所做的头脑准备。
让思维过程变得更明晰汇聚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分析,综合头脑风暴法,发挥视觉思维的作用
让IDEO告诉你
对设计思考者来说,行为从来没有对错之分,行为总是有意义的。
洞察力是设计思维的关键来源之一。
从设计到设计思维的演化,实际上是由创造产品演化到分析人与产品间的关系,进而再演化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维的任务,是将观察结果转化成洞察,再将洞察转化成能改善人们生活的产品和服务。
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习惯,能促使我们不再将人看做是实验用白鼠或标准偏差。
帮助人们明确表达那些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在需求,正是设计思考者面临的挑战。
第3章 思维矩阵 让思维过程变得更明晰
让IDEO告诉你
一种有利于设计思维在组织中扩散的方法,就是让设计师把客户变成设计实践的一部分。
在现有方式中进行选择,汇聚式思维是最实用的方法。
在考虑是否支持某种想法时,不应该考虑想法是由谁提出的。
任何一个有前景的实验,都应该有机会得到来自企业的支持。
必须给创造性团队时间、空间和预算去犯错。
为了获得设计思维的力量,个人、团队和整个组织必须培育乐观精神。
第4章 用手来思考 模型的力量
把抽象的东西用模型具象化 -- 汇聚式思维
讨论将实体物品,甚至触摸不到的服务制作成模型是一回事,但是在解决更抽象的难题时,例如更抽象的新商务战略、新促销方式,甚至新商务组织结构的设计,模型制作也依然有其用武之地。模型可以将抽象概念变得鲜活,这样整个组织就可以了解并理解这个抽象概念。
让IDEO告诉你
在模型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投资,只要足以获得有用的反馈并推动想法前进就足够了。
需要将模型投放到现场,从而观察它们如何存活下来并适应不同的环境。
模型可以将抽象概念变得鲜活,这样整个组织就可以了解并理解这个抽象概念。
模型制作应当包括那些看来粗糙且简单的研究,而且不仅仅包括实物。
制作模型的目的,不是制造一个能工作的模型,而是赋予想法具体的外观,这样就可以了解这个想法的长处和弱点,并找到新方向来
搭建更详细、更精密的下一代模型。
第5章 回到表面 设计顾客体验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是英格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English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中具有传奇色彩的幕后推手,他能言善辩,是新型世界观的代言人。
这种世界观认为,工业革命虽然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无法想象的富足时代,却丧失了感受、激情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度关联。他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大声疾呼:“好好想想吧!是否一切终将成为废墟上的点钞机?”
创造体验文化要求超越一般,设计出为每位顾客量身打造的体验。不同于批量生产的产品或标准化服务,当体验带给人个性化和量身打造的感觉时,体验本身就会焕发出活力。
让IDEO告诉你
执行就是一切。必须要像对待其他产品那样,精心打造并精确设计用户体验。
设计思维不仅可以用于产品和体验,还可以扩展到创新过程本身。创造体验文化要求超越一般,设计出为每位顾客量身打造的体验。
要把想法变成体验,执行时一定要像构思时一样精心。
蓝图既是高度概括的战略文件,同时也是对重要细节的精细分析。成功的体验要求消费者积极参与。让人觉得可信、真实、吸引人的顾客体验,很可能是由置身于体验型文化中的员工设计出来的。
一种让人们尝试新事物的方法,就是将新事物建立在熟悉的行为之上。
第6章 你的想法传播出去 故事的影响力
让IDEO告诉你
在设计思维——本质上以人为中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人类讲故事的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好主意之所以消亡,不是因为市场不接受这些想法,而是提出这些想法的人没有探查清楚所在组织内部难以捉摸的情况。
任何一个好故事的实质,都是用具有说服力的关键记叙来说明某个想法是如何满足某种特定需求的。
即使是传播效果非常好的有效故事讲述,也不必耗费巨资。
从设计思考者的角度来看,要想让别人知道某个新想法,这个新想法就必须用令人信服的方式讲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当设计思维逐渐走出设计师的工作室,进入公司、服务行业和公共领域中时,它就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更大范围内的问题。
第二部分 设计思维的未来
第7章 把设计运用到组织中 授人以渔
设计思维: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方法
创新来自用户增长和新产品研发的需求驱动;
让IDEO告诉你
要让创新产生大规模的持久影响,就要把创新精神的编码写到公司的组织基因中去。
设计思维不太可能成为精确的科学,但是它也有可能从一种魔法式的玄妙工具转变为可以系统运用的管理工具。
在经济衰退期孕育出的想法,也许会在经济好转时产生重大影响。
第8章 让设计服务于整个社会 我们必须同舟共济
一个组织如果全面采用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原则,实际上是在以明智的方式为自身谋利益。组织如果能够更好地了解顾客,就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产品创新快,服务创新慢。
到20世纪90年代末,许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在消费者的体验环节中,技术终将取代或者至少会极大加强人的地位。
似乎一夜之间,服务型企业不仅仅依靠人,而是开始通过运用技术来相互竞争了。服务型企业的竞争力变得越来越依赖创新了。
让IDEO告诉你
组织如果能够更好地了解顾客,就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曾经的创新并不是未来业绩的保证。当体系中的参与者目标一致时,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设计是要提供令人满意的体验。设计思维则是要创造出一种多极体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设计师不能阻止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置买来的商品,但设计师并不能以此为借口而忽视更大的生态系统。
企业渐渐地不再将顾客看做是“终端用户”,而把他们看做双向过程的参与者。正在兴起的,正是一种新型社会契约。
第9章 行动起来 到全球去
半个世纪前,雷蒙德·洛威曾夸耀自己靠设计烟盒上的图案,就使好彩香烟销量激增。
而现在,几乎没有设计师会去碰这类设计项目。设计思维的兴起与文化的变迁很相似,今天让最优秀的设计思考者兴奋的,是需要运用技能去解决重要问题的挑战。改善那些极需帮助的人们的生活,则是重中之重。
让IDEO告诉你
改善那些极需帮助的人们的生活,且是重中之重,且为穷人所做的设计,自始至终都要以成本为核心来考虑问题。
在前沿处最可能取得前人没有取得的成就。
设计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盈利。
有时,需要是创新之母。
谈到设计思维在学校中的应用,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创建一种教育体验,不是扼杀孩子实验和创造的天性,而是鼓励和强化这种天性。
结语 变革,从设计开始
让IDEO告诉你
设计思考者不仅要考虑产品和服务的功能,还要考虑其情感意义。
大量的市场数据,并不能替代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做出第一个模型所用的时间,是衡量创新文化活力很好的标尺。
极端用户,通常是获得鼓舞人心洞察的关键。
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培养了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增强了团队的力量,而且这是一个组织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最具吸引力的创新机遇,恰恰存在于部门之间的交集当中。
好的设计思考者进行观察,出色的设计思考者则观察普通的东西。
作为一个整体,我们比任何个体都聪明。
有活力的设计思维文化,会鼓励模型制作——快速、价廉、简易,并将其作为创造性过程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证明最终想法有效的方法。
与单纯依靠文字或数字的做法相比,采用直观的视觉观察方式,我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问题。
三种实用的辅助工具:它们分别是,一组模型,一个漏斗,和一块故事板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09851329970195
设计思维的面前,看到了这张网络的核心,就是连接两头的“创”和“新”,创造出一个未来的场景,自然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里,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增长点。
模型使你大胆想象,漏斗为你加油鼓劲,而故事板,向你的设计注入了生活的烟火气。
第一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才能抓住设计的本质,把产品嵌入到实际场景中。接着,我们切换视角,来展望一下设计思维的最新前沿,已经从设计师的工作室,拓展到了哪些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