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出去散步,隐隐听到刘寨镇园林村社区物美超市东边有唱戏鼓乐之声。循声一路走去,漫入耳膜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这些声音从园林社区临街的一个门市房里传出。
走到门市房外,明亮的灯光从大大的玻璃窗户投射出来。从窗户往里一瞧,只见屋子坐满了人,西边坐着操琴鼓瑟的乐队,有拉弦子的,有捧笙的,有吹竹笛的,有弹电子琴的,有敲鼓敲梆子的,乐队阵容还挺大的。屋中间一位四五十岁的男人,拿着麦克风,扎着架势,随着乐队一板一眼唱着豫剧唱段,那高亢有韵的嗓音,显示了他深厚的戏曲演唱功底。东边和北边坐着如痴如醉看戏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好不热闹。
我正在窗外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他们的表演,忽然有一个人来到我跟前说韩校长叫我进屋看戏。我走进屋子,果然看见刘寨初中副校长韩建甫先生在东边靠墙中间位置坐着。我过去轻声跟他打了招呼,为了不影响他人,就朝屋子里面走去。哈,又看见了一个熟人,原来是在刘寨镇一小工作的张牛套老师。她热情地给我搬凳子让座,我们一起欣赏着精彩的戏曲演唱。
边看张老师边给我介绍说,这个戏曲社团是韩建甫校长近段时间刚组织起来的,他看到现在的村里人生活好了,什么都不缺,可就是文化生活匮乏,于是就想办法整理了一间门市房,把本村和邻村在戏曲方面能拉会唱的能人组织起来,利用每周五晚上7点到10点这段时间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戏曲唱段,使村里人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传统豫剧,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其实,今年过年时我就听韩校长和她爱人李建英老师说过这件事,我认为他们俩人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还真付诸实施了。张牛套老师说这次活动已经是第三次了,每次都有好多人来看呢。
看那些乐队和演唱的人,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科班培训,是土生土长的戏曲爱好者,由于对豫剧的痴爱,他们走到了一起,有演唱的,有奏乐的,还自行购置了现代化的音响设备,规模虽说不大,但表演效果还真不错呢。这些人基本都是多面手,会一样或几样拿得出手的乐器,不光会演奏,也会演唱几段精彩曲目,而且演唱都在派,学哪个派就像哪个派,比如那个唱唐派的,还有那个唱老包的女士,他们行腔运调,一招一式,形神兼备,韵味十足。
我从小在陕西出生长大,对豫剧不很熟悉,也不会唱豫剧。记得94年那年,我在新密认识了一个上过戏校的女孩,豫剧唱得非常棒,于是就想跟她学学。这女孩是个热心肠,很乐意教我。我现在忘了当时教的那段,反正她教了我半天,愣是一句没学会,因为我实在拿不准那个腔口,也拐不了那个弯,白费了她半天功夫。她很奇怪,说你是个音乐老师,怎么不会唱戏呢?是的,大家都认为我这个音乐老师应该什么都会唱。每当遇到这种质疑,我总要跟大家解释只会唱歌不会唱豫剧的原因,解释完了再自我调侃地补充道,我不是不会唱戏,我会唱陕西的秦腔和眉户,只是对豫剧不熟而已。有时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唱两段秦腔,调节一下气氛,没想到我那不专业的唱腔竟然博得了孩子们的喜欢呢。
转眼从陕西到河南已经33年了,这么多年由于听到的戏曲基本都是豫剧,多少也受到了点影响,简单的唱段也能模仿一两段,像大家耳熟能详的豫剧《花木兰》里的著名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等。不过我每次一唱,听过的人都说我唱出来的是歌味,不像戏。看来我这个豫剧演唱还得继续修炼。
说实话吧,我年轻时不怎么看戏听戏,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竟然慢慢喜欢上了戏曲,喜欢上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不论哪种剧种。看电视时,也会选到戏曲频道,静下心来细细品赏,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这不,今晚我来到韩校长等人自发组织的民间戏曲社团,感受着戏曲爱好者们声情并茂地表演,那声声字正腔圆的唱腔,那激越悠扬、节奏鲜明的器乐伴奏,不时赢得了观众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晚10点,戏曲社团活动准时结束,韩校长把我介绍给了社团的戏友,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参加戏曲社团。我真诚地说你们表演太好了,我要向你们学习。只是现在还不太会,以后一定多听听戏曲,好好练习几段,拿出手了再跟大家一块凑兴。
跟韩校长和戏友们道了晚安,回家的路上,我想这个戏曲社团应该命名为“乡村梨园社”,这个名字有艺术范吧,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