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大幅度增加古诗文,国学热似乎已然成为一种热门。但这事儿追根溯源,其热门之下,有着许多问题。
一、国学传承的断裂
经历了各种韩国取代事件(比如说孔子、李白都是韩国人),我们都意识到了国学的重要性。
那就是,国学是我们的根。
然而之前的我们,把传统文化批得太狠了,导致在中国,传统文学的传承,其实是断层的。
真正懂并践行传统文化的,实际上应该都已经是老人了,至于中青一代,传统文化恰恰是空白。
我记得在县城教书时,曾参加县城的文联。在一次文学集会上,有老诗人拍案,那些现代诗叫什么诗?
他们心中的诗歌,还是李杜诗篇沿袭的光辉。这一代人,深深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
我的一个学生也曾经告诉我,她的姥爷家里,全部是古朴的大书,从小就逼着她读《红楼》。
而中青年一代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却有些止于皮毛了。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中青一代。不过与时俱进的中青一代,更愿意阅读的,定然是白话文著作。
可以说在今天,大部分中青一代知识分子,在阅读古文,都是有一定障碍的。有很多甚至从来不读。
而这种断裂。在总书记曲阜行之后开始转变(学者把这誉为与南下讲话地位相当),国学开始再度走上人们的视线之中。
然而,此刻的中青一代已经走出校园,传承的担子,在断了一个大时代后,落到了校园学生身上。
二、学生更受父辈而不是祖父辈的影响
国学热了,我们激动了。我去山东济南参加过培训,国学大师们讲起国学热,都是神采飞扬。
中青一代也意识到这东西的重要性。所以不可能再进校园的他们,将这个担子,放在了学生身上。换句话说,他们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今天的学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更受父辈而不是祖父辈的影响。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现状,那就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东西特别好,特别中国,但是我们学不懂,也兴趣不大啊。”
作为一线讲课老师,我深深有这种感受,那就是一边学生以及家长都会告诉你也告诉自己,传统文化经典,诗歌经典,但是……好难。
我今年上半学期,每天早读给学生讲、听诗歌,讲完后,要求学生笔而记之,写出自己对诗歌的认知和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整整一个学期,真正有进步的,寥寥无几。
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我的“威逼”下,完成作业。
我曾经戏说过,更优秀的学生的老师讲古文讲诗歌是探究意义,可我们百分之九十的功夫都花在了翻译上。
三、“大换血”体现了重视国学,也带着很大的主观盲目性
我们一边都欣喜于大家对国学的重视,一边却又将这些我们成年人已经很少再钻研的东西,担子甩给了学生。
增加诗歌古文,从整体来说,对于整个中国的国学,都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说,有识之士都举双手赞成。可是实践角度来看,却带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
那就是时代已经准备好了,老中青已经准备好了,学生未必准备好了。
从兴趣、从能力、从情境各方面来说,今天我们宣扬国学,还是有点盲目。比如《二十四孝》,很多东西都不合理,然而在宣扬过程中,却“矫枉过正”,只一味提倡“孝”。
比如我曾经呆的一个学校,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弟子规》诵读,其目的“为了迎接申示检查”。学生压根没学到什么东西。
四、建议
①大幅度增加古诗文,不应该只体现在教材教学,更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精神的传承与实践;
②增加古诗文,应按照一定地域分布,对发达城市到不发达地区,增幅应该有一定波动;
③学习不应该只是学生一代,应该包括所有对这个知识空白的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传承国学精神;
④融合时代精神,学以致用。让古诗文教学落到实处,从教学到考核到,让古诗文的精神,与今天这个时代融合。比如说我上柳永《雨霖铃》,曾将这首词与周传雄《今宵酒醒何处》做了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学生也极为喜欢,这首词的精神,在今天得到了一个与时代的融合。
⑤完善古诗文的基础知识系统,让中小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学习古诗文知识,而不是碎片化学习。
这些就是我的看法和观点,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其它的观点,欢迎关注与我讨论,或者留言发表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