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师点评文章《鱼冢》

鱼塚

云南·余文飞

游方僧人从湖边走过,看到一尾鱼死在沙滩上,已经发臭,蚊蝇蚁聚。念了句佛号,恻隐之心油然而生。

僧人挖了个坑,把死鱼埋了,捡了几块乱石,堆了个小小的塚。打着坐,诵了一通经,心下释然,飘然而去。

这一幕被一个放羊老倌看见了。湖头村陆续有了说法。

湖里有条大鲤鱼,被风浪打上岸,一个云游僧把它埋在西山脚下。

湖里有条磨盘大的红鲤鱼,不小心搁浅在沙滩上死了,被一个得道高僧埋在西山脚下。

湖里有条门扇大的金鲤鱼,已经成精了,飞升上天的时候,被雷公电母打了下来,死在岸边,一个得道仙人把它埋在西山脚下。

路过的人都会给鱼塚垒上几块石头,作个揖。鱼塚越垒越大。

鱼塚前有了香火,有了善男信女的祈求祷告。

又陆续有了些传言。

刘老二拜了鱼塚,打渔顺风顺水,茅草房都挣成敞亮的大瓦房了。

田老七拜了鱼塚,儿媳顺产,生下一对龙凤胎。

张老六拜了鱼塚,打柴时落下陡崖,除了蹭破点皮,啥事没有。

……

鱼塚香火越来越旺,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鱼塚被圆了坟,坟前立了碑。鱼塚旁修了鱼王庙。先是土庙,后来土庙变成砖瓦庙,砖瓦庙变成砖混庙。庙宇从单间变成联排,联排变成四合院,四合院从一进变成两进,两进变成三进。庙里先供奉一尾金色大鲤鱼,后来大鲤鱼有了鱼头人身,再后来鱼头也成威仪的人头,仅是髻上有条依稀像幻化过的小金鱼。再后来庙里供奉了不知名的仙人,又次第供奉了龙王、财神、观音、佛祖,规模越来越大。庙里最早是几个邻近村落的斋奶,后又请来几个管事的和尚。晨钟暮鼓,一派大千净土。

有一日,游方僧人又路过湖边,免不得到庙里挂单。

盘恒之余,问起鱼王庙的来历,僧人讶然,不禁说起曾经的一段善缘。庙里的斋奶、和尚,朝拜的善男信女不依了,把游方僧人视为疯子,一顿乱棍打了出去。

据说,后来游方僧人真的疯了,时常痛苦状地摇着头,嘻嘻傻笑……

点评:在谎言的语境中,在自我欺骗的语境中,找到了存在的感觉,找到了幸福的感觉,你再想让他接受事实,那就非常难了。因为每一个人,在谎言中的满足感是无法让在事实中填充的。

就像陆蠡在《鹤》那篇文章中写的一样,他一直认为那只鹭鸶是鹤,于是就用对待鹤情感对待那只鹭鸶,当知道那不是鹤时,他的失望,他的愤怒,他的绝望他的生气都出来了。

我们倾向于接受第一手的信息,哪怕它是假的。可生活中的剧情往往容易出现反转,就像近期的辱母案事件,第一个版本出来没几天,第二个版本就出来推翻第一个版本,而第三个版本还有可能推翻第二个版本,甚至继续否定第一个班。也许最终出来的真相,反而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

不过这篇文章中的那个云游僧人其实也绝对不够聪明。你已经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为什么还要说出事实来呢?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那么可爱,也并不是所有的事实都值得尊重。实事求是的习惯也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事实太残酷,谎言太美好,那我们就要拥抱谎言的美好。只要他不坑人,不骗人,不害人,在事实面前装回傻又有什么损失?

人生在世,难得糊涂。说的恐怕也是这个理。我愿意在大是大非上保持理智,而在一些小小不言的美好谎言下保持糊涂。

你是我更愿意相信,那条鱼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一个给人无限希望和安慰的鱼。

今天的点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关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