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20日,女儿在信息了说:“爸爸,我回不去了”。我知道,她在流泪。
孩子今年十岁,孩子出生那年我32岁。现在和小姨还有表哥在澳大利亚读书。
妈妈在武汉封城之前,因为孩子姥姥的签证到期,陪从澳大利亚回到了湖北。
妈妈在回来之前在澳刚做完两期化疗。她已经与癌症战斗了两年多。
我却一直在江苏。
疫情的在世界突变让孩子的归国变得迷茫。澳大利亚也逐渐变得危险。
孩子的小姨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准备回国。
在物质前面,我这个爸爸显得特别无能。到了这个年纪还一事无成,在国企混着过日子。
妈妈喜欢读书,特别善良贤淑,也胆小怕张扬。身体非常状态不好,还在疫情期间给学生每天上网课,尽管她已经是校长。
孩子和妈妈一样敏感而知书达礼,加上我的一点理性,但特别好学用功。
在四十岁之前,我是个没有什么上进心的人,随遇而安,认为人生也这样子了。
四十岁时,因为生活上的各种原因,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改变了。准备参加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考试。
也是因为这个考试让我逐渐产生了对于学习认知的改变。
2018专业考试复习时间短,不出意料的失败,2019年在陕西的工程项目进入后期,工作压力不大。从三月到十月基本每天坚持学习,工作不忙时,从早上八点到晚上12点。
但19年的考试我还是失败了,但我不觉得遗憾,相反我觉得很愉悦,学习真的是个可以觉得不苦的过程。
我真正遗憾的是,我在该努力的年纪没有努力过。回头看来,好像最好的人生,除了爱情亲情,自己没有为自己或自己爱的人真正拼搏过。
直到四十多我才开窍了。
直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感悟与方向。
女儿很出色,超出了我和她妈妈的想象。现在因为对我心里的埋怨,导致她现在有点叛逆。这是我的原因(涉及家庭)。
去年她推掉了一部电影(盲女),因为她妈妈认为这个故事太悲惨,不想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
还推辞《最强大脑》的邀请,因为那时我们对最强大脑根本不了解,孩子也认为她比电视上选手差的远。但其实这都是训练的结果。
春节前她收到墨尔本大学的邀请,在上完六年级后,由墨尔本大学进行培养。
她想去,因为她想证明现在她自己不需要任何人,自己就能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
我听了,特别心酸,因为我给她的爱太少了,根本没尽到父亲的责任。
妈妈和我不同意,因为她的天空应该更广阔。
孩子的妈妈是个特别的女子,我从来不知道怎么形容她,小家碧玉,知书达礼?但我总喜欢说她是个没长大的小女孩。
女儿也会说,妈妈你怎么那么笨啊!
因为她是不同的,是唯一的。因为无论什么人和她一单接触,就会感觉到光芒照耀。
她总说我是她心中的太阳,每次在生死边缘挣扎时,她都会喊我的名字,这是她的坚持。
她说:“不是因为你和悠悠,我早就不在了。我想在你身边,我不想悠悠没有妈妈,我害怕一个人孤单。”
她是市里最好初中的校长,但权力和私欲从没在她的心里出现过。身边的人对她评价最多是:你真傻。
我从不觉得她傻,她只是有些笨。笨的只知道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放弃;笨的只知道委屈自己,不麻烦别人;笨的因为爱就可以不在乎一切。
我喜欢对她说:“我就爱你笨笨的。”
但我从没说过:你才是这世间照亮我的阳光!
没怀女儿之前,我曾和她说,“”我和你故事可以写拍电视剧了。”我说的无意,她却没有。
去年关于我们的小说再版了,今年有公司和她谈电视剧的事。她很犹豫,我知道她不想,因为怕我们受到伤害,怕最终结局却是悲剧。
我却是这个家最一成不变的人,在疫情期间我拿起了书,去认真的看关于人生,感情,育儿方面的书。
在读书中我才真正发现,书中不是颜如玉、黄金屋,而是真正的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你还需要学习与成长。
孩子孩子澳大利亚,我曾因为看的书,问了她一个问题:学习是因为什么?
她回答了一个我在书上没有看到的选项:获取知识,成长,承担更多的责任。
孩子心理有很多想法,但却缺少了很多欢乐和真实的幸福感。
想着她们我没有想过放弃,同样我也不会放弃自己。
我们三个都在努力。
我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