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香水成本20元为什么能卖到几百块?
城市套路深,遍地都是坑。
一切事物的背后都有其商业本质……
哪有什么一分价钱一分货?
某名酒:成本50~80元,销售价1000元;
某香水:成本20元,销售价999元;
烤瓷牙:成本150元,销售价3000元;
商家怎么敢把价格定这么高还有人买呢?
知道这个数据后是不是觉得太亏了?
以前买东西都买贵了?
黑心商家太多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因为产品从工厂出产之后并不是直接到消费者手上的,中间还经过了很多道比如分装、运输、存储等手续。普通产品最终的零售价格其实包括了成本,市场营销费用,税费,保管费,运输和渠道成本等等。
所以最终零售商所赚取的,叫做毛利率的钱并不多。
但是,有了互联网,一切都在改变……
场景:出版行业
是由作者、出版社、印刷厂和新华书店组成的。
最核心的知识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可是作者只能拿到这本书价格的10%左右,也就是说,出版行业的定倍率大概是10倍。这合不合理呢?这非常合理,这是这个行业多年形成的分配规律。
但是互联网上出来个当当网,因为没有巨大的线下运营成本,新书上架至少八折起,甚至有七折或者六折的价格。
后来亚马逊出来个Kindle电子阅读器,连纸张都不需要印刷了,电子书比打折的纸质书更便宜。
最后又出来个起点中文网,一群人写连载,一群人付费读,连出版都不需要。
同样的内容,科技的进步,举起了倍率之刀,不断地砍向定倍率,让消费者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获得同样的价值。
从定倍率的角度,我们重新审视商业世界,便会发现:每个产品所属的行业不同,稀缺性不同,人们对产品的迫切需求程度不同,才导致定倍率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属性的差异化,所以我们才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占领市场。
另外,对于同一种商品,同样会有价格的巨大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你对某种商品的了解程度、资源掌握程度等,都会使得你买到的同样的商品比其他人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