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化孩子自己在自己家里,不能与外界人交往。
2.自我功能越强,社会功能越强。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功能。
3.原初母性灌注
妈妈早年怎么对待孩子的模式,现在依然那样对待。这个模式永远不会变的,妈妈要看到自己和孩子交往的模式是什么?
要看到这个模式,并且一定要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讲,妈妈变了,孩子就变了。这个模式变了,他们的反应模式也就变了。一家人相互交往的模式要改变!
要看到这个模式,整个系统都要调整,全家总动员参与,孩子会好的很快。
(1)第一天的课程价值连城。680元
4.案例………………父亲从小回避情感沟通,很少和孩子说话,小时候不知道爸爸爱自己的模式,父母从小老实,他们保持他们的模式,伤害自己,自己掉到了情绪里,什么也不想干,就是在床上躺着,很难受,想自救,状态很痛苦?
想象的孩子有多好,那么现实的孩子就有多糟糕,存在同胞竞争。这样妈妈心理存在强烈的落差,总会把情绪甩出来,你感觉你不能理解妈妈,没有善解人意,你会越来越认同妈妈,不懂妈妈,没有那个想象的孩子一样善解人意,妈妈也会越来越觉得有情绪,不能释放。
你不是痛苦,不是绝望,躺在床上,你是挫败的感受,你内心也有一个妈妈,能够懂你的,看见的妈妈,而发现现实的妈妈不是这样的。为情绪命名,那么这个情绪就不那么可怕了。关键是为你的这种情绪命名,降低了你的焦虑水平!!!
妈妈心理有一个好孩子,也有一个坏孩子,孩子心理有一个好妈妈,也有一个坏妈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妈妈和理想的孩子。把理想的人投射到对方身上,对方达不到,就开始产生情绪。
爸爸需要为家庭提供稳定的结构,稳定的结构就是……妈妈抱持孩子,而爸爸要抱持着妈妈,社会要抱持着这个大家庭。妈妈的怀抱是否稳定取决于妈妈是否稳定,而妈妈本人是否稳定,取决于她所在的环境是否稳定以及妈妈的内心是否稳定。
5.之所以说你说话年龄大,是因为你说话里面没有情感,只会用钱来满足孩子,送私立学校。内在情感枯竭,没有生命力,生命力情感枯竭。只管吃喝拉撒,没有心理方面的营养滋养,最重要的可能是性恐惧。
枯竭的背后是性恐惧,是你害怕和男人接触,爱没有增加,事情不会改变。内在压抑的部分,什么阻止了你爱的流动,把塞的部分打开,这样才有爱的能力。
性指的是所有的能给我们带来能量,快乐的情绪都是指性。爱要通过快乐的情绪才能传递出来,孩子也很快乐,那么孩子就会被滋养到了。
不快乐的能量,妈妈总是不快乐,那么孩子也会不快乐,整个家庭的情绪都会抑制住了,就是压抑,不快乐。
妈妈不快乐的,这种妈妈是很难爱到孩子的,爱是看到她就很高兴,而不是孩子不上学就不高兴。
6.一哭就吃东西,要不然就吃药,总是都是进东西。
你妈妈是不是也是这样对待你的,一哭就喂奶,一哭就喂奶,而你是不是也是在孩子哭的时候,就喂她吃奶,吃东西。
你把孩子的所有的需求都理解为孩子肚子饿了,你妈也认为你只要有需求,一哭,一找他的麻烦,她就认为你就是肚子饿了。
所以,你现在也看不到自己的其他需要了,因为你用肚子饿来代替你所有的需求,你还有其他的需求吗?(也是感觉不快乐,压抑了很多东西,但是不知道是什么?)那你什么情况下才会快乐呢?其实快乐是当你的需求被看见,当你的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你就会快乐。最主要的是你不知道你的需求是什么?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是因为早年你妈妈把你所有的需求都归结于你饿了。因为早年的时候,妈妈只想让孩子活着,因为之前资源匮乏,妈妈只考虑让你活下来,他们考虑不到其他的,所以看到背后的这个,就能知道原来妈妈如此的爱我。才能看到
妈妈的爱。你是用药物来代替妈妈的爱。
7.案例…………家里是姐姐,哥哥,二姐,自己是第四个孩子,也是女孩,但是每次打电话,妈妈都会挂掉自己的电话,去接姐姐的电话,其他他们每天都会聊天,也没有什么事情,自己总是感觉被忽略?但是也会照顾他们的感受,不说出来?
有时候照顾别人的感受恰恰是一份攻击,是你攻击了你的爸爸妈妈,你是内心很难受,表面没事。
当你把痛苦压抑的时候,事实上是你妈妈把与你交往的痛苦投射在你这里,让你感觉到痛苦,你很认同这个部分,你觉得你自己就是不讨人喜欢,内在给自己的身份就是“我是不讨人喜欢的”。
“你觉得你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是这个身份导致的,就是看到你这样一个脸,长的也可以,就是让别人觉得太硬了,缺点东西,喜欢不起来,就是这个内在身份导致的。(这是你自己给自己定位的)
可能早年是妈妈一两次对你的忽视,大多数和你在一起,可是你很敏感,你把理解为原来都不喜欢我,我是不讨人喜欢的。
你说话好几次“但是开头”,就是对别人的攻击。你在否定我。这是模式,这就是模式,当你多次但是以后,你妈妈真的就会不搭理你,就会强化“我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什么是攻击,就是我不接你的叉,我再找另外的话题过来。
同胞竞争其实是外在的,真正让我们痛苦的是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