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三 惰性思维
来自第三章《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P28
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
系统2的一大主要功能是监督和控制思想活动以及由系统1引导的各种行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体现在行动上,或者抑制或改变其他想法。
例如,下面是一个相对简单的难题。别费力去分析它,凭直觉做做看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
球拍比球貴1美元
问球多少钱?
你会马上想到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当然就是10,即10美分。这道简单的难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能引出一个直觉性的、吸引人的但却错误的答案。计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如果球花费10美分的话,总共就要花1.20美元(球10美分,球拍1.10美元),而不是1.10美元。正确答案是5美分。我们可以假设那些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人也想到了这个答案,只是他们不知通过什么办法成功抵制住了直觉的诱惑,最终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肖恩•弗雷德里克( Shane Frederick)和我对基于两个系统的判断理论进行了共同研究,他用这个球拍和球的问题来研究一个核心问题:系统2对系统1的各类方案监视得有多严密?他进行了这样的推理:那些说球为10美分的人让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这个人没有认真验证这个答案是否正确,而且他的系统2倾向于直觉性的答案。其实他只要稍稍动脑想一下,就会否定这个直觉性的答案。此外,我们还知道给出直觉性答案的人忽视了一个明显的生活提示,他们应该想一想怎么会有答案这么明显的问题呢。没有验证答案,这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因为验证根本不费什么事,只是大脑工作几秒钟(这个问题的难度一般),或者肌肉动一动,抑或睁大眼睛而已,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避免这个令人窘迫的错误。认为答案是10美分的人显然不爱动脑筋,没有给出这个错误答案的人显然思维更活跃。
(说明:下面玫瑰的问题和密歇根州/底特律的问题和球与球拍的问题一样,人们都进入了系统1思考。)
球拍和球的问题、玫瑰的问题和密歇根州/底特律的问题都有共同点,在这些小实验中,答错问题显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原因是精神动力不足,而不是努力程度不够。能被好大学录取的学生当然能够在前两个问题上作推理判断,在密歇根州的问题上也能够进行思考,能回想起该州的大城市及其犯罪问题。这些学生只要不想接受脑海中出现的似乎是正确的答案,就能够解决更难的问题。若他们满足于现成的答案而不想去思考则会很麻烦。用“懒惰”来形容这些年轻人的自我检测及其系统2似乎有些刻薄,却并非不公平。避免思维上懒情的人可以被叫做“勤快人”。他们更机警,思维更活跃,不会满足于貌似正确的答案,对自己的直觉也常持怀疑态度心理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认为他们更理性
「I,重述知识」
为什么脱口而出的答案是错误的?请用系统1和系统2解释
《为何脱口而出的答案未必正确?》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球拍比球貴1美元,请问球多少钱?
也许你会脱口而出球的钱是0.1美元,真的如此吗?
假设球拍为x,球为y,列出方程式:x+y=1.1(1),x-y=0.1(2)方程式(1)-方程式(2)得出2y=0.1
那么y=0.5。
脱口而出的答案其实就是系统1思维,未经大脑过滤或者运算过的,更是未经验证的。而用方程式解题的过程就是系统2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许多步骤,细细分析推导,相对比较严谨。因此脱口而出的答案容易出差错。
「A1,激活经验」
曾经有一次,脱口而出的答案给自己带来了尴尬,让你恨不得找个洞遁去。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当时进入了系统1没有调用系统2。
《附会旧知也是系统1思维模式》
去年下半年,我的同事去学习了九型人格,回来后跟我们介绍关于九型人格方面的知识内容,九型人格能够非常快速地了解一个人,对于处理职场关系如何如何好。听着听着,我忍不住就插了一嘴:“那APC理论、焦点解决对于处理人际关系也是非常好的。”听了我的话,同事就有些不开心了,她分享的热情也就减弱了。
反思:当时我处在系统1思维模式中,犯了“附会旧知”的错误,假如我运用一部分系统2模式,边听边思考:九型人格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独特性是什么?跟焦点解决、PAC理论的差别在哪儿?甚至可以问问同事九型人格是如何处理职场人际的魅力在哪儿,就能够避免附会旧知了。
其实附会旧知也是系统1思维模式,容易产生脱口而出的错误。
拆页四 惰性思维
来自第三章《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P31
肖恩·弗雷德里克组织了一个认知反应测试,其中包括球拍和球的问题以及其他两个问题,之所以选这些问题是因为它们可以引发一个吸引人但却错误的直觉性答案(我们将在第5章中讨论这些问题)。他还对这项测试中得分很低的那些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他们更倾向于用脑海中最先出现的想法来回答问题,而不愿意费事去验证自己的直觉。这些人身上的系统2的监测功能往往较弱。那些遇到各种难题都跟着直觉走的人也易于接受系统1的其他暗示,特别是在冲动、不耐烦以及急功近利的时候,这些人就更易接受系统1的各种暗示了。例如,63%的直觉型受试者说他们宁愿这个月拿到3400美元也不愿等到下个月拿3800美元。而那些正确答出3道难题的人中只有37%持这样目光短浅的看法—希望能马上得到一笔钱,哪怕少些也可以。当被问到要想次日就收到自己订购的书愿意付多少钱时,在认知反应测试中得分低的人比得分高的人愿意多付一倍的价钱。弗雷德里克的发现表明,我们这场心理剧中的两个角色有着不同的“人格”。系统1是冲动、凭直觉的;而系统2则具备推理能力,它很谨慎,但对一些人而言,这个系统也是懒惰的。我们从不同人的不同特点中发现了相关性:有些人倾向于系统2,而有些人则更接近于系统1。这个简单的测试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惰性思考的特点
「A1,激活经验」
请举例说说你身边偏向系统1的人和偏向系统2的人,请用实例佐证。
《爱质疑的同事》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系统1与系统2的特征,只是比例多少而已。
但是生活中确实会有一些人偏向系统1,有些人偏向系统2。我与同事可以说是这两种系统思维的典型代表,因此我俩在办公室常常会出现精彩的对话,而我有时会被噎住。
今天在办公室又出现了这种口舌战。起因是关于《提问力》中关于开放问题线的运用,我看到这个片断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好,能够人们的思维空间,(系统1思维)而且昨天我也实践了,给一位工作上非常焦虑的职场人士做咨询,用了这个开放问题线,效果挺好的,今天就非常开心地分享给了同事,并且把书中的例子给她看,讲到第一步,负面转正面用封闭式提问:“有没有让我可以成功买得起房呢?” 同事立马说:没有。还问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转变成开放式问句呢?最后的结论是根本不应该问这位因买不起房而焦虑的人这样问题,越问越焦虑,最好请个理财顾问帮助他解决问题就可以了(系统2思维)。
中午我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也许这个案例不适合这样的问法,或者换另一种封闭式问题:想不想找到成功买房的方法?或者使用开放线提问更应该明确适用边界。(系统2思维)最后确实搞清楚,开放提问线是有使用边界的,给他人介绍新方法时,使用边界应该一并儿介绍。
同时身边有喜欢质疑的朋友,也就是擅长系统2的人,能够帮助系统1的人更深入思考问题。
(建议你给自己的每一个便签取一个名字,一则可以更聚焦,二则若电子书挑中了你的便签,你喜欢的名字会出现在电子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