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一次周会。屏幕上,是一组让人不安的数据。
从2021到2024,公众号的关注数,从200多万到了400多万。但是,阅读量几乎没有增长。
我们的文章,被老读者打开的比率几乎腰斩。
是公众号整体在下滑吗?不。不能这么轻易地外部归因。还有很多公众号,体量没有我们大,但阅读量却是我们的两三倍。这种不安,在我看到一位用户留言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他说:你们的文章,我已经很久不读了。
你说的那些东西,趋势、利他、长期主义。都对。但我用不到。我最关心的是怎么活下去,怎么搞钱。
这条留言,刺穿了我们所有的自我感觉良好。
不是读者变了,是时代变了。当环境从“增量”变成“存量”,用户也开始,从关心“如何飞得更高”,变成了“如何不掉下去”。
那怎么办?去做如何快速搞钱的爽文吗?
不行啊。读者虽然有可能看得爽,但真的去做,却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你承诺了无法实现的东西,别人对你的信任肯定会消失。这套方法,我们不认同。
在一次全体负责人的会议上,我们激烈地讨论。最终,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也第一次明确了这家小破公司真正的使命:
降低商业的认知门槛。
用户的需求可能会变,但对看懂世界的需求,永远不会变。所以,我们要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用户对商业世界的困惑。比如,看不懂的商业热点,想不透的管理问题,理不顺的商业模式,等等。
我们是群笨学生,花了11年,才找到真正要做的事情。
而这个使命,也直接催生了我们一系列深入一线的新尝试。比如,去送外卖、去开滴滴、去做客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一个外卖员是如何被算法驱动的。一个网约车司机,是如何计算自己的收入和成本的。一个客服,是如何在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之间艰难平衡的。
光坐在办公室里分析,不够。我必须回到商业最真实的现场,去体验那些最平凡的岗位。
只有触摸过河床,你才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作者:刘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