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南湖中学,独山子第二中学三所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举行。三所学校的老师对《游褒禅山记》一课,分上课和说课两个部分进行同课异构。
第一节课由独山子二中孙丽艳老师说课,杜烨老师授课。孙丽艳老师在说课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为指导思想,分析教材,分析学情,最后制定出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则设计为:“言”、“文”并重,以“言”为突破口,以学生诵读讨论、合作探究为主,完成对文本的审美鉴赏和智慧的汲取。
杜烨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按照孙老师说课的思路,很好地完成了(一)导入新课——人生若只如初见,(二)疏通文本——字斟句酌为哪般,(三) 质疑探究——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四)感悟人生——绝知躬行尽志无悔等教学环节。 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杜老师非常有耐心,一遍一遍引导。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也很好的照顾到了说课稿中学情的问题。在两位老师的配合下,很好的完成了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由高级中学曹静老师说课,王德英老师授课。
曹静老师说教材、说学情、说学习目标的设定、说评价任务。同时,根据以上的内容,说了学法和教法的配合下目标的实现路径、设计意图、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及评价采取的策略等。曹老师的说课稿中,有一个特别好的优点:每一个环节中,她都特别注明,如果达不到预设,应该采取的策略。例如,她在导入部分,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回顾检测,基础掌握。”实施路径是“以询问形式和课堂检测双重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如果达不到预设,“教师需要通语境及词性位置等信息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计,预设了课堂生成的不确定性问题,值得我学习。
王德英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曹老师的说课稿,将课堂设计为:一、回顾检测,基础掌握;二、文本研读,新知探求;三、思维发展与提升;四、学后反思。王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上课的情绪。尤其是在整堂课的结束的时候,王老师以下水作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最后的引导和教育,摘录如下:于是余有叹焉,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有志也,若不能持之以恒,亦不能至也。有志与恒,若生不逢时,亦不能成其大业。故,凡成大事者,志、恒、时三者兼备也。
第三节课南湖中学周安军老师说课,吕思洁老师授课。
周老师将本课的设计跟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在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侧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总结作者的游踪,增强语言积累能力。同时,借助表格工具,对文章“记”的部分进行分析,探究作者写作的深层含义,发展思维品质,形成审美体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老师在说课过程中,关注到了课堂评价的问题。而这个课堂评价并不是做试卷检测,而是学生课堂活动的完成情况。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吕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深挖文章标题,将文本分割为“游”与“记”两个部分。然后结合的对应的两个了课堂活动,缓缓展开。“游”的部分,让学生讨论后,尝试画出“褒禅山旅游线路图”。吕老师特意制作了可以吸附在黑板上的、写有褒禅山景点名称的小纸片,让学生上黑板上摆放,特别形象,学生参与度也特别高。“记”的部分,吕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课后习题第一题,利用图表,让学生明白记叙与议论完美的融合。
六位老师精心准备,认真上课说课,让我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