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收山》。不仅掌灶师父也是暗淡收场,还没来得及看到徒弟们撑起饭庄就去世了,连主角自己也是被时代洪流抛弃的那一个,因为他选择了默默的守旧,而不是在保护中革新。
“师父永远不会担心徒弟抢自己的饭碗,永远不会。师父担心的是,他的东西被以后的人改走了样。”
这是主角在时代变革下最后的一次发声,饭庄不是再是那个老饭庄,而是加入了粤菜集团。师兄弟中两个师兄都失去了工作,一个内退后送水,一个辞退后精神也不再正常了;他自己的宫廷烤鸭手艺成为了集团的专利,人却成为了最可有可无的;反而是两个追逐潮流的师弟,一个是营养学专家,一个是粤菜集团老板。
看这书的时候我时而觉得这人艮,年轻时候是执着,等老了越发像一棵老树,干枯又沉默,上接不住师父的期望,下跟不上时代的变革,不上不下的逐渐沉下去,最后连所谓的徒弟也只能以烧壁纸的放弃纪念。时而又觉得这就是传承,他像他的三个师父一样,传承了手艺,会回民菜、宫廷烤鸭和各种老鲁菜,可以称的上是传人,但也传承了那股子轴劲儿,只会守着那些旧事,并不懂得如何保护它。
其实这些老手艺的失传固然是因为当时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渴望而有些急功近利,但也是拥有这些能力的人不懂的变通的缘故。传承不仅仅是传承技术信念和精神,更是要在时代变化下找到出路,这是需要智慧和魄力的。而这些在现在的时代是不缺的,虽然再去追寻传统有些困难,但是相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