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昆嵛山脚下紧邻凤凰山的一个小村庄。
小村叫“梧桐庵”。据说是清朝中期的于姓人士从文登迁来至此,原名五桐庵,至清末,演变为梧桐庵。《诗经》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它婉约美好。有良田、美池、小石桥,池塘中有悠闲的花鸭、有树与花,有隐在花树间青瓦的屋角、有清远的天空和寂寥的群峰。樱桃花开似雪,山楂花正盛,小村在花海中气韵恬然。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凤凰山是昆嵛山系的支脉,相传很久前一只凤凰飞至此,见此处有一山泉,饮起来十分清甜,遂长驻于此,日久幻化为凤凰石,凤凰山藉此得名。昆嵛山周围的大小山岭有上百之多,凤凰山就是其中一座。
阳光暖,风儿软。
我们开始爬山。碎石小路,行不多远,见一处院落,黛瓦白墙,院中寂寥无人,唯有几株老树在阳光下寂寞着,再行几分钟,见一小庙,无僧人,也无诵经之声,更无香火缭绕,饶是清幽。庙内唯有几幅字画在墙上,给小庙平添了几份雅趣。于是脚步轻俏而去,如此安静,怎忍搅扰?
山上多浑圆的巨石。昆嵛山据说形成于六亿年前,沧海桑田,几多轮回,每一块巨石都留有时光的印痕。海浪舔舐、风沙摧残、水滴石穿、造就其形状各异:或如沉思的老龟、或如天外陨石,横在路间、或如如来镇压的那个顽劣猴头:满脸藤萝、犹自酣睡。其间大石如磐,小石星罗棋布。或倚、或卧、或躺,堆叠、散布在林间、小路旁,任游者攀爬、绕行、跌倒、惊叫、嬉笑,给清寂的林间平添了诸多凡间雅兴。
多年以后,还会有俗世之人一次次来这里搅扰凤凰山的清宁吗?凤凰山间,风过有声,凤凰石洞察一切、却默然无语,审视着烟火人群与日月沧桑,将诸多悲欢离合在腹内深藏。
漫山松柏,秀颀伟岸。早春的连翘零星尚存,白如霜雪的刺槐花在石缝间、在峭壁崖旁,一丛丛、一簇簇、花开胜雪、朴雅美好。此花状如茉莉,香气极淡,花分五瓣,似一位俏美的绿衣村姑。还有那松针落下的肥沃之地,大片的铃兰顶着青青的叶瓣兀自茁壮着,石缝的贫瘠之处却是一撮撮肥嫩的山苜楂的领地,桔梗在悄然老去,殷虹的杜鹃在山风中寂寞盛开。酸枣树、华山松、黄栌、楸树、杉树在五月的暖阳里明媚丰盈。
花间一壶酒,清风相伴游。古来至今,乐山乐水者,从来不乏其人。欧阳修那个被贬后假装快乐的老头写道:“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此时此景何其相似。累了倦了,寻了一处,豪饮也罢,细嚼慢咽也可。“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尘世的热闹场面,此刻就在眼前了。山风有些凌厉,阳光有些热烈,笑语有些放肆。一颗俗世里的心,在这一刻轻盈欢快、明媚如诗。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回眸时,凤凰山兀自酣睡、喙向青天,姿态雍容。它悠长的尾羽,掠过万壑千山,苍翠迷人。梧桐庵良田纵横、屋舍俨然、雾霭迷离、阡陌依稀。凤凰山与梧桐庵,相伴尘世,缱绻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