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数据中台还是业务中台,它们都是在企业IT技术架构不断演进中形成的,并随着企业IT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来的共性能力。
01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的区别
业务中台更多是偏向于业务流程管控,将业务流程中共性的服务抽象出来,进行包装和整合后形成通用的服务能力。便于前台核心业务能力可复用,后台业务资源易于转化,继而实现后台为前台业务提供“弹药支援”。
一般电商平台,如B2B、B2C、C2C、C2B四种业务模式,其中商品管理、购物车、订单、交易等模块具有共同特性。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在电商行业中能够将这些组件形成适合电商应用的业务中台,再基于这些业务中台组件的业务能力,快速搭建起前台应用。例如,B2C模式的天猫、B2B模式的1688、C2B模式的聚划算、C2C模式的淘宝,它们都是基于这些组件使用户通过前台业务触点来使用相关业务的服务。由此可见,业务中台并不是直接与终端用户对接,但通过业务中台我们能够快速搭建面向终端用户的前台应用,提升业务效率。
数据中台更多是将抽象的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清洗、汇总,构成企业强大的核心数据能力,为前台业务基于数据的定制化创新和业务中台基于数据反馈的能力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就目前电商平台来看,企业将原始业务数据通过资产化服务,形成客户的微观画像,如此以来,这种服务不仅适用于电商平台的商品推荐,还适用于地产、金融等领域,通过数据直接反馈用户意愿。
针对同一业务场景和享受的服务,可能在应用层面展现的内容不同,但底层业务逻辑和数据体系却是一致的。数据中台的应用不仅极大提升了数据开发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使整个数据场景更加智能化。
02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的联系
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基于“前台+后台”的双轮驱动模式问题逐渐凸显,搭建企业中台在某种程度上不仅节省了开发成本,也大大提升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从本质上来讲,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撑。业务中台将沉淀的业务数据传递到数据中台,进行数据的计算、存储、加工、汇总,然后再以服务方式来支撑业务中台上的各种应用,而这些应用产生的新数据又会源源不断地流向数据中台,形成循环持续的数据闭环。
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发展,管理者需要更好的决策,那么业务中台就是以企业业务为中心,将获取的多维度数据传递到数据中台,然后数据再进行从中挖掘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业务中台,同时数据的精准性也给决策者提供了数据支持,进而优化业务运营模式。
企业搭建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主要也是依据自身业务,结合行业生态,整合渠道资源等因素,合理规划。
从数据层面而言,业务中台只是数据中台的数据源之一,毕竟企业在数据的挖掘和采集方面会有很多的渠道来源,包括APP、小程序、第三方数据等,但有些数据是可以直接赋予企业业务的,可以为业务发展带来直接效果的,有些数据仅仅是浮于表面而已,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有价值的建议说明。
从服务层面而言,数据中台的数据服务并非经过业务中台直接作用于业务,也有可能是直接被上层应用系统封装。
从业务层面而言,如果没有数据中台进行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直接赋能业务系统,进行全维度、智能化的服务,那么系统将无法从信息化升级为智能化。
03总结
不论是业务中台,还是数据中台,就目前来看,市面上各种中台层出不穷,但我认为中台不是平台,因为平台有很多,譬如管理平台、销售平台等,但中台一个企业只需要一个。未来很有可能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会完全融合,统一成企业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