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我有幸跟随由衍杰法师引导的“生死教育”工作坊的学习,课程免费,所获颇丰,十分感激法师和主办方一行文化的无私付出。
衍杰法师其人----她真的好可爱。(我之前与出家人接触很少,这样评论一个出家人恰当吗?)她谈吐风趣幽默,却给人以为师者为长者的镇定安宁;坦率正直,绝没有高在云端的说教;虽僧袍加身,难掩光彩熠熠一张脸,那双光明而安宁的眼睛藏着岁月的烁炼。三天的时间非常有限,法师无法系统地传授她修习和践行的要义,三天里,法师教我们禅坐入门,观息觉知当下,在生看死长短镜,电影欣赏和启示,团队讨论,提问互动。。。。。。在如何幸福生活这个议题上,再次提醒我们实践早已确知的正确原则,也引导我们穿越迷津。
1)如果说生命是一道美丽的彩虹,生在这一端,死就在经过了那段美丽的弧后的另一端。不管怎样回避,忌讳,恐惧于谈论它,它都客观存在于那儿。经过这堂课后,那件必然的底色发生了改观,不再那么黑暗沉重,不忍卒看。
2)我们在生看死,看出了我们内心真正的渴望,看出怎样才是好好活着。
这次参加学习的学员有十几岁孩子,也有七十几岁的长者,当大家嘻嘻哈哈地讨论“好死”的境界时,不约而同地把“一生无憾”,“亲朋在侧”,“无疾而终”,“家训遗传”等放在首位。看到了吧,要怎样努力地活着,才能达到“好死”的境界!一生无憾,显示我们内心想要专注、用心地做我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使它卓越完满,我们的内心需要借此表达“我曾来过”的愿望;亲朋在侧,表达了我们如此渴望亲密的关系和陪伴;还有我们对于健康的渴望,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
3)活得好,不惧死:
-----活好每一个当下,止息习性反应。懊恼,羞愧,内疚,愤恨。。。。。。。被这些负面情绪纠缠时,你就被困于过去里;恐惧是对未来的想象,它经常使我们决策失误,遮住了智慧的光辉。我想法师教我们观息觉知当下,观察专注于此刻周遭,是止息习性反应的一种方法吧。
-----实事求是地看待它。练习接纳,痛如果无法避免,苦却是可以选择的。法师说她常年脊柱疼痛,积极求医肯定是必要的,该做的都做了,如果还是疼,那就只能接纳它。如果你跳起脚来怨天尤人,愤恨自己或他人,却只是在增加苦而已。
4)关于关系
-----不相爱,毋宁死亡;
-----爱是单行道,不求回报的。爱人与爱这个世界一样,是你自己的需要,不会要求什么回报。你的光芒选择了照射出去,就像太阳光一样。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是爱。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强调对别人的影响力,引导而不强迫。在关系中,你,他人一样重要,而不只是你很用力。好比教育,好的教育的发生,一定是教育者的天分和修为,被教育者的愿望,环境的影响(机缘),这些共同作用的结果。衍杰法师说过一个例子,我把它看成一个失败的教育案例。一个学佛的人最后生了重病,家人认为她如此修佛还是没有得到“好报”,要她改信基督教。她不得不反省,之前要家人吃素断然决然,不给他人选择回旋的余地,逼迫太紧,反而使别人远离。
-----在关系里,自己先拆除那道墙,对方才会软化。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他人,无法感受对方,理解他人的困难,当对方偏离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就会怨恨对方。
-----结人缘。当别人向你道谢时,不说“不用谢”,要诚心诚意接受别人的道谢,并在心里嘴上都表示下次做得更好。这是结交的过程,如果拒绝别人的道谢,那么就是拒绝了关系的继续发展。
我想,生而为人,不管我们在哪里,不管入世还是出家,只要还在人间,关系就像呼吸一样如影相随,有时被它所爱,有时被它所伤,永远不能脱垂而出。
如果没有实践,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毫无意义的垃圾堆场。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