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和朋友聊天,朋友分享了一则轶事。
他周六参加了个聚会,几年十几年没见的七八个同学,开了几瓶好酒,起因是有个同学过来香港办理香港身份,是为了儿子读哥大,聊至兴性,就都聊起小孩,大多都在外面藤校,最不济也是美国东北大学。
朋友年长我一轮,不管学习还是工作都是佼佼者,经历过各种大场面的,那天,意外的喝醉了,醉到不省人事。
我是了解他的,孩子的问题(抑郁症),像个石头压在心里多年,只是我也帮不上忙,也搬不走石头,于是就听一听,偶尔调侃一下,气氛还是很欢乐的,只是问题依旧,或许明天会更好,或许愈演愈烈,但明天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不过对我们而言,我们深知谁掌管明天,不是吗?
我想起了苏轼,蒋勋说宋词里有一段:“苏轼二十岁离开家乡,和父亲、弟弟一起去考试,文章写得那么好,主考官欧阳修认为他是所有考生当中最优秀的,可是不敢给他第一名,给了他第二名。殿试过后,仁宗皇帝说这是稀世奇才,将来的太平宰相。在得意忘形的状况下,我们看到这个才子其实一直在“伤害”别人,只不过他自己不知道。很多人为苏轼后来的遭遇打抱不平,认为是小人在陷害他,我倒觉得苏轼自己应该领悟——你不知道人会在哪里被伤害了。我们一直以为伤害是一种刻意的行为,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你写文章这么容易,而别人写文章却那么难,你大概已经“伤害”到别人了。苏轼后来也不太了解,为什么他每一次做官都派一个最不好的地方给他,于是他就有很多的牢骚,这些牢骚有一段时间变成他写文章的基础。”
言者未必有意,听者可能有心。人哪能完全做到完全共情?
苏轼金榜题名时,心情舒畅,发个朋友圈,哪能想到还有一大片落榜的旧友。于是“伤害”不可避免。
当然,这种伤害是无意的,当事人并不会责怪对方,毕竟对方只是表达心情,也不知道会哪壶不开提哪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