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大哥相差十七、八岁,几近一代人,大哥离家时,我刚从母亲怀里断乳。
所以,我印象中的大哥,如同一个域外人,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由父母担当。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大哥漂泊在外的难处,不懂得一个人创业的艰辛,总以为大哥对家的照顾很少,更不应该缺少对我的关心和呵护。当我在外边受到委屈,被别人欺负时,总是有一种无可奈何、任人宰割的感觉,纵使有万般的愤怒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唯一能让我欣慰的是大哥每年一度的探亲假,那是我最趾高气扬的时候。早早就坐上父亲为我们备好的手推车,去五里外的"英山"火车站接大哥,帮着大哥提东西拿行李。在家的日子里,我几乎天天都会依偎在大哥身边,像是在寻找一种依靠,又像是在寻求着一种保护。母亲最了解我的心思,这个时候总会说:跟你大哥出去转转。跟在大哥身后不再觉得那么胆小,不用担心走夜路时突然窜出来的野狗,不再害怕被人暗算,不用操心找不着回家的路,仿佛大哥就是我身后的一座山,头顶的一把伞,脚下的一坐桥,他是我心中的一切。所以,盼着过年,盼着大哥回家就成了我内心的一种奢望,即使这种奢望是那样的简单,那样的幼稚,没有一丁点的苛刻,在我记忆的岁月里也是一滑而过,留下的只是久久的念想。
让我常常感受到兄弟亲情的是大哥每次给家里来信中最后附上的那句话:振海还好吧?长高了没有?那时,我还不懂得这句话的份量,总以为这是一种客套,但一次次的来信,一次次地听母亲说起这句话,慢慢地我终于明白了大哥的良苦用心,他是希望我以后能有所出息有所作为。
79年3月18日,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三年,父亲又离开了我们。
那时,高考制度恢复不久,又是我考高中的关键时刻,为了不影响学习,大哥强忍悲痛,让我不要操心家里的事,只管把自己的学习搞好,父亲的丧事由他和其他姊妹料理。父亲去世后,家里的基本生活开销就成了问题,这对原本学习费用紧张的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完全没有了着落。为此,我曾有过弃学的念头。大哥知道后,对我进行耐心的劝导,希望我放下包袱,并几毛几块地资助我,给我带回平时积攒下来的稿纸、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父亲去世两年后,大哥举家迁到了兰州。
走的那天,我正在教室上课,大哥是带着侄女一起来的。他在问了我一些学习方面的情况后,鼓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安心读书、有什么困难尽管对他讲。看着大哥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顿时觉得空荡荡的,像是失去了一件久久难以释怀的东西:是那一点少得可怜的奢望?是心中存留的那份依恋?是精神上曾经幻想的一丝寄托?大哥一走,我品尝到了如父一样兄弟亲情离别的滋味,我似乎听到兄弟之间那份亲情被时间撕裂的凄厉声。
参加工作后,大哥仍不忘对我的嘱咐,希望我独立自强,他常用保尔.柯察金的一句话激励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封信我至今还珍藏在办公室的书柜里。
兄弟之情是一种可以不断延伸、具有巨大张力的粘合剂,从而把所有与之有亲缘的人连在了一起,如一棵盘综交错根根相连血脉相通的亲情树;是一句真诚的问候,一处细微的关心,一个会心的眼神,甚至一次轻轻的握手;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一种无言的理解和一种深深的牵挂。由这种亲情而凝结成的巨大力量足以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 兄弟之情莫过于此。小的时候保护你,陪你玩,上学的时候,给你鼓励,让你安心读书,长大以后,希望你认真工作,爱惜身体。这就是我和大哥之间那份血浓于水的兄弟亲情,这份亲情成了我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四十年来兄弟情,
渠渠天理境中行,
形如鹤瘦困书癖,
志不蝇营守笔耕。
再次体验到兄弟亲情的是我躺在医院病床上的那些日子。其时,大哥已年近七十,身体也不是很好,听说我病了,大哥是连夜从上海坐火车赶来的。看着大哥满头银发和布满皱纹的脸,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影子,有一种父爱的感觉。握住大哥的手,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淌,根本不顾及在大哥跟前给我留一点面子,我索性放开喉咙,宛如一个在外受到伤害有了委屈的孩子看到父亲一样肆意地哭泣着。
我是极不赞同将自己得病的消息告诉大哥的,我是不想让大哥为我操心,不想让大哥为我难受,只想让心里永久保留住那份纯真的兄弟亲情。但怎么可能呢?在我住院的那段日子里,大哥几乎天天都往医院跑,陪我聊天,给我宽心。不仅如此,大哥把对我的牵挂,对我的关心还延伸到嫂子、侄女侄儿身上。我和大哥之间的亲情已不再是兄弟两个人之间的事,而是两个家庭,两代人甚至几代人之间的事。
2015年腊月,我与大哥相约来到老屋。五 十多岁的我跟在大哥身后,心里仍有一种小时候的感觉:躺在母亲的怀里,看着母亲板着手指头掐算着大哥回家的日子,帮着父亲清理着院里的杂物,想着大哥能够看到一个清贫而明亮的家,坐在门槛上盼着大哥给我带回来的洋糖、点心......。
如今,老屋早已无人居住,院子里杂草丛 生,部分墙体坍塌,屋顶也已暴露,大哥当年结婚住的房子也是面目全非,只有梁上的几根木头仍在艰难地支撑着这座老屋。看着我们曾经住过的屋子,大哥喃喃地自语道:哎,都成这样子了。那一刻,我能体会到大哥的感受,我能想像到大哥那时的心境。
站在院子中央,凝视着既熟悉如故又破旧不堪的老屋,我们俩人都默默无语,我似乎感受到父母仍在老屋等着我们。因为老屋有父母的魂,老屋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永远忘不掉的一块精神家园。老屋旧了,我们的根还在,父母不在了,我们兄弟之间的亲情还在,不论身居什么地方,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不论经历多少岁月,老屋依然是连接我们兄弟亲情的一条纽带,它也许是门栓上锈满了痕迹的一把铁锁、饭桌上的一付碗筷,灶台上的一锅稀饭、炕头上的一盏煤油灯,屋檐下的铁锨、锄头和镰刀,挂在墙上的箩筐和簸箕,虽然这些东西早已成为过去,但在我心灵里它却永远记忆犹新,因为,这些东西才是记载我们兄弟亲情的最好见证,我会永远记住这座让我们结下兄弟亲情的老屋。
我和大哥的兄弟亲情会和我们的老屋一样,渐老渐纯,渐纯渐真,渐真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