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8周六Day220
《中庸》第14章
【原文】
君子素其位[1]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2],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3]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4]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6]人。
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侥幸。子曰:“射[9]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
【注释】
[1]素其位:对于现在所处的地位感到满足,安于现状。素:平素。
[2]夷:指东方的部族。狄:指西方的部族。两个词语泛指当时的少数民族。
[3]无入: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入:处于。
[4]陵:欺侮。
[5]援:攀缘,本意是抓着东西往上爬,引申为依靠有权有势的人往上爬。
[6]尤:抱怨。
[7]居易:居于平安的地位,其实也是安居现状的意思。
[8]俟(sì)命:等待天命。
[9]射:指射箭。
[10]正鹄:均指箭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
【译文】
君子应该懂得知足常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应该做的事,不能生出非分之想。
对于我们来说,无论处于什么地位,都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我们居于富贵地位,就应该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居于贫贱的地位,就应该做贫贱之人应做的事;假如我们居于边远地区,那么就应该做在边远地区应该做的事;假如我们处于危难中,就应该寻找解决危难的方法。如此说来,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能够安然自得。
处于上位的人,不应该欺侮居于下位的人;处于下位的人,不应该攀附那些在上位的人。我们要时刻端正自己的地位而不应该苛求他人,这样就不会生出那么多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所以,对于君子来说,应该安居现状以等待天命,但奸佞的小人总喜欢铤而走险,妄图获得一些非分的东西。孔子也曾经说过:“君子立身处世,就好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能责怪靶子不正,只能责怪自己箭术不好。”
【读解】
素位而行和《大学》里所讲的“知其所止”本就是一个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安守本分,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强调的“知足常乐”。
这种安分守己的态度是对现状的积极适应。居于什么地位,就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做什么样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游刃有余地进一步积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最终获得成功。
事实上,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无非就是摆清了自己的位置,对现状做出了恰如其分的适应和处置。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