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DR的英文全称是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中文意思为光时域反射仪。OTDR是利用光线在光纤中传输时的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而制成的精密的光电一体化仪表,它被广泛应用于光缆线路的维护、施工之中,可进行(1)光纤长度、(2)光纤的传输衰减、(3)接头衰减,(4)故障定位,(5)测试反射值和回波损耗,等的测量。
保障OTDR精度的五个参数设置
1,波长:即测试波长,测试波长一般选用1550nm。
单模光纤只选择1310 nm或1550 nm。由于1550nm波长对光纤弯曲损耗的影响比1310 nm波长敏感得多,因此一般多选用1550 nm波长。两个波长对比使用能更快速确认故障点。
2,范围:即量程,推荐量程值为1.5倍光纤长度。
OTDR的量程是指OTDR的横坐标能达到的最大距离。测试时应根据被测光纤的长度选择量程,量程是被测光纤长度的1.5倍比较好。量程选择过小时,光时域反射仪的显示屏上看不全面;量程选择过大时,光时域反射仪的显示屏上横坐标压缩看不清楚。
3,脉冲:即脉冲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光脉冲宽度(10ns)可以使盲区在10m以下。如果链路测试没有显示衰减值,原因很可能是脉宽过大,适当调小脉冲宽度。
脉宽越长,动态测量范围越大,测量距离更长,但曲波形中产生的盲区更大。较窄的测试脉宽虽然有较小的盲区,但曲波会起伏不平,测试误差大。脉宽既要能保证没有过强的盲区效应,又要能保证曲波有足够的分辨率,能看清光纤沿线上每一点的情况。
4,平均时间:推荐值60秒。
OTDR测试曲线是将每次输出脉冲后的反射信号采样,并把多次采样做平均化处理以消除随机事件,平均化时间越长,噪声电平越接近最小值,动态范围就越大。一般来说平均化时间越长,测试精度越高。为了提高测试速度,缩短整体测试时间,测试时间可在0.5~3 min内选择。选择1.5min(90 s)就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5,IOR:即折射率,由光缆或光纤制造商提供或接近的估设。
现在使用的单模光纤的折射率基本在1.4600~1.4800范围内,要根据光缆或光纤生产厂家提供的实际值来精确选择。对于G.652单模光纤,在实际测试时若用1310 nm波长,折射率一般选择在1.4680;若用1550nm波长,折射率一般选择在1.4685.折射率选择不准,影响测试长度。
曲线分析及事件分析
测试曲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几种情况。
1,光纤末端的2种情况
(1)反射幅度较高的菲尼尔反射。曲线图有垂直凸起==代表切割面垂直并且比较平滑。断面切割比较理想。
(2)非反射式光纤末端。曲线图无垂直凸起==代表无规则的光纤末端或小动态范围时。断面切割不够优秀。
2,异常情况及非反射事件
(1)曲线刚出现就有大的下降随后出现散乱的波文我们称之为异常情况。以下几点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断点位置较近,尾纤没有连接光纤,光纤无反射。
(2)正常曲线中向下出现小的台阶并且没有凸起就是非反射事件。以下几点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光纤出现弯曲或者熔接。
3,正常曲线盲区及光纤跳跃点。
(1)第一张图中的A点刚出现有个大的下降随后正常曲线均匀下降,那么A点就是盲区。加一条足够长的光纤跳线就可以有效避免盲区。B点即正常的末端反射峰值。
(2)正常曲线中光纤出现小的凸起反射波,称之为光纤存在跳跃点。这种情况一般是光纤本身存在问题或者是2次反射余波。
4,光纤存在断点及测试距离过长
(1)曲线出现明显下降并且没有向上的反射波,这时候我们一般判断光纤此处出现断点。
(2)光纤末端未出现明显反射波而是杂乱的散波。通常是光纤长度大于ODTR设置的量程长度。
只有准确地设置了测试的基本参数,并和曲线事件互相结合,才能精准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