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新生活,每天新话题。每天有许多看到、听到、遇到的新鲜事,自然会勾画出一幅幅话题新场景。话题真的非常多,但又对决定选哪个话题又有点犹豫,因为有的话题非常草根,有的话题可能有火药味,还有的可能会被简书锁定,等等这些问题时常出现在自己的思考里,有时候会显得非常纠结。
自从多次发文被简书锁定后,就会不自觉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话题能否成文后在简书平台上取得“合法”的通行证。正是有这么多的担心和顾忌,所以每次撰文时有一种冲过防线的感觉,有点像当年我参与一些重大试验项目一样——风险极高。
昨天写了一篇《备用饼干》,实属是一位老人的生活一景,本以为取得简书通行证是无须担忧的,一口气完稿,三下五除二发文,一路顺畅,觉得此文必然会顺利通过。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突然摆在我眼前,发文后立马出现了提示,文章被“锁定”了。
关于文章被简书“锁定”,之前曾经认真阅读过简书的规则和规矩,其中对可以或不可以,不准与准许的原则性条款认真拜读,自以为已经精通了简书的审稿风格,臆想从此以后不再会遇到被“锁定”再申诉这样的罗嗦事情,并且还以前我有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所以曾发文有关简书的审稿问题。但这次教训更是深刻,因为我有点太自信了,以为自己在选题时已经达到了简书审稿专家级水准了。
昨日一文《备用饼干》,被锁定之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我的预判。解锁的速度也不甘落后,几分钟后就被鱼解锁。再锁定的节奏也非常及时,最后解锁的响应更是非常出彩。我估算了一下,在短短的二十来分钟内,如此锁定——解锁——再锁定——再解锁的及时和频繁的操作真的给简书审稿人增添了巨大的工作量,理应向他们表达歉意,但我却没有一丁点的歉意之心。
几度遇到此类事情,让我看明白了简书审稿的操作逻辑。当文章上传后,简书有人工智能的初审预判机制,所以当你发文上传结束后,可能在文章里自动搜索关键词,如果其中的词与简书预先设置好的所谓的“禁词”相吻合,那就会自动地快速执行锁定。这一步,无须人工审稿,只是告诉笔者你的文章被锁定。接下的事,暂时与他们无关,只与笔者有关。但如果要申诉,那全由笔者自行办理,简书只是在接到申诉提示后,再进行人工干预审稿。如果人工审稿仍然不予放行,那么笔者若要继续申诉。如果再不予通过,仍然锁定,那只能通过他们提供的邮箱进行申诉。如此制度安排,实际上是人工智能审稿到一线员工审稿再到终审人员的一种递进式审稿制度。
如此看,如果人工智能审稿的关键词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不专业,那么必然会让笔者非常不适,至少原本觉得写稿只是娱乐,然后结果是被娱乐了。如果一线员工的审稿水平低下,那么笔者就得反复申诉,这样看,一线员工的水平实际上远比终审人员的水平更加重要。终审人员如同专家级审稿,但有的专家水平确实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要不然也是会让一批简友非常不适。
公开发文的稿件,必须审稿,无论哪里都是同样的操作。但锁定文章只发个通知,不明确锁定的问题在哪里,只说不符合简书平台规则就毫无其他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文字说明,显然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做法。
昨天一文《备用饼干》,非常生活化的一文,却被锁定、解锁、再锁定、再解锁这样反复折腾,貌似是在与我玩个游戏,这样的游戏我不该兴趣。我在第一次申诉中问:锁定的原因能否告诉我吗?即刻就解锁了。接着提示又被锁定了,我又申诉,申诉词非常质疑审稿人,其中问及,我说的饼干其中有毒?没几分钟,又给我补发了“通行证”。
简书的这样审稿,那工作量不大都不行。希望优化审稿流程,提高审稿的精准度,优质服务于作为你们衣食父母的简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