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个东西,一个是价值感,一个是归属感,价值感来自于被肯定,而归属感来自被爱。
这两个东西寻找起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而我在20岁的时候就找到了。我在写作中寻觅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因此,写作将是我一生的欢喜。
写文字没有门槛,只要你有表达的欲望,并且付诸行动,你一定能写点儿什么。在这个时代,只要肯写,人人都可以是写作者。
文字无形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记录你的点点滴滴。当你欣喜时,文字落在纸上,跳动在电脑屏幕上,你的喜悦会扩大;当你悲伤时,那颗受伤的心灵会得到文字的抚慰和治愈。我相信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都认可这一点。
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范围也非常广。写一篇文章,发布在平台上,会有许多人看到。自然地,会有一些人喜欢你,也会有一些人讨厌你。无形中你的文字就为你筛选了同频文友,或者说是在精神上产生情感共鸣的人。
至于不喜欢你的人,那就让他们不喜欢吧,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写好自己的文章就好了,毕竟我们不是人民币,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我们的文章也不是专门写给他们的。
而喜欢你文章的人或许会和你成为一生的好友。你的微信列表里也许有好几百人,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还是会常常感到孤独,不知道应该联系谁,能够联系谁。可是一旦有了同频文友,你们彼此欣赏,就可以一起谈心了。
即使达不到好朋友的程度,至少也能发现很多优秀的人,你可以阅读他们的文章,看看别人是怎么写作的,思考别人的文章哪里写得好,然后见贤思齐。热爱写作的人大多是纯粹的,非功利的,因而你可以结实更加纯粹朴实的朋友,他们在其他方面如果有特别出色的表现,我相信你也可以受到熏陶,或是激励,而且纯粹的他们准会不吝赐教。
我可以用我的亲身经历证明。
我自幼多愁善感,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尽管小学时代作文并不理想,中学时代,进入了青春期的我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写的作文开始被当做范文了。也逐渐开始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在商洛市营养午餐征文中荣获一等奖。
高中学业繁重,我也不改对文字的热爱,常常在校门口的摊位上买《意林》《花火》《哲思》,或是去晨光文具店买美文集。总之一直没有中断过阅读。至于写作,我当时不太上网,简直与世隔绝,也没有电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word文档,只是偶尔在纸上写写。现在大多已找不到了。暑假翻看的时候,还找到了我的日记本。上面写着:我的手,我的心,写我的书,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上了大学,手机不离手,我也有了电脑,常常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冥冥之中,上天早已做好了安排。我看到了一个叫齐帆齐微刊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号,我认识了齐帆齐老师。通过齐老师,我知道了简书写作平台,开始在简书写作。
简书是写作者栖息的港湾,广告最少,要求不多。它的首页赫然写着:创作你的创作。我很喜欢它。在网络上打字很方便,我喜欢在晚上写,一个人坐在电脑前面,写着写着,就写完了,写完之后,心满意足地睡去。由于学业原因,我并没有每天写作,一年里,已经在简书写作18.5万字了,还不算没有发在简书上的文章。
在简书,我的精神世界有了归属感。因为我热爱文字,简书也爱写作者,它为写作者提供了相对纯粹的平台。
我认识了齐老师。通过她我认识了蒋坤元老师、柳兮老师,潇湘清尘老师,茶诗花老师等。他们在写作领域都已经打下了一片天,都有著作在网络销售。除了写作,他们也都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或是经商,平面设计、或是弹琴,制茶等。
有幸在齐老师的社群里担任运营官,学到了不少知识,不管是写作方面的,自媒体方面的,还是人际交往方面的,我的眼界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境界也得到了提高。
齐老师的写作营里有和出版社合作的项目,我第一次写《肖复兴散文》的书评就上稿了,得到了北京华景时代编辑的赏识。后来编辑主动找我约过稿,我和那位编辑姐姐也成为了好朋友。我们敞开心扉,聊了许多。姐姐说我很像她当年上大学时候的样子。她很欣赏我,每次我都被夸得不知所以。不管怎么样,我的作品得到了专业编辑的肯定,因而在写作路上有了更强的信心。生活上也收获了友情,我知道在北京,我有一个朋友,有朝一日我会去北京赴约。
我比较擅长写情感散文,几乎每一篇都受到了好评。今年4月份写的《埋一颗十年后的繁华孝心》在陕西省作家沉香红的公众号遇见香红发表参赛。但是由于参赛人员不够,最后不了了之了。可是,在平台反响良好,短短几天就有600+的阅读量。老乡、同学、朋友,朋友的亲戚等都乐意为我转发,他们都表示我的文章引发了情感共鸣。
老师中也有喜欢看我朋友圈的,我的朋友圈就是我的名片,吸引了很多人。曾写过《安娜 卡列尼娜:深喜欢,静静爱》,将它发给美女老师看。美女老师先是狠狠夸赞了我一番,然后又对我的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议,令我受益匪浅。
导员也鼓励我写作,每次征文活动他都提醒我,鼓励我参加,即使我获奖次数并不多。在他的眼里,我的写作功底也还不错。他的肯定与支持也是我前行的动力。
今年7月份,通过乐老师,我加入了洛南县作家协会。这是我写作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一路前行,一路受着鼓舞,也一路收获着。
因为写作,我也获得了别的机会。我在朋友圈分享我的上稿文章,受到了舍友的好友的青睐。我们本来不熟的,她邀请我参演她导演的剧本《失而复得的友谊》,并对我提出了肯定。我因此收获了一次精彩难忘的演戏经历,更是收获了一个好朋友。
好友写文章之后,也会主动发给我,请求我帮她修改。无论我能力如何,都会尽我所能帮助她。因为既然发给我了,就是对我能力的认可。
因此,在写作路上,我收获到了价值感,就是被肯定的感觉。
在社群里,也收获了归属感。不仅是形式上的(我是齐帆齐社群的运营官,大家尊称我为老师),还是实质上的。我确实在社群里收获了很多,在精神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充实。我们常常资源共享,我免费阅读了多本电子书,也曾多次收到齐老师的赠书。有时候需要剪辑音乐,或是找别的资源,大家都会不吝赐教,我们彼此互相帮助,一起成长。
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没有工作单位,但是我觉得齐帆齐商学院就是我的工作单位。我在其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找到了归属感,原本我是很不情愿在朋友圈发产品营销的。之前也尝试过,但总没有坚持下来,归根结底是因为衣服,鞋子之类的营销我不感兴趣。
虽然写作也不挣几个钱,但是我乐意。所以我有时候会在朋友圈转发一些写作课程的链接,看起来很像营销号。我希望让更多热爱写作的人加入进来,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我即将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依然会坚持写作。即使不是每天都写,但总不会放弃的。
今天有文友加我的微信问我:自己喜欢写作,家人不支持怎么办?我是这样回答的:放心去做吧!等你做出成绩,他们自然会支持你的。
想写就写吧,写着写着,花就开了。
写作是我一生的欢喜。因为写作,我获得了价值感和归属感。愿你也能找到使你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事情。如果暂时还没有找到,不妨试试写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