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暑期实践报告
想必沂蒙红嫂大家都有所耳闻,7月24至26日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山东临沂马牧池乡的红嫂故居“沂蒙红色影视基地”,马牧池乡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数十万军民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解放战争时期更是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而纪念馆所在的常山庄村,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尤其随着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等多部影视剧的播出,让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小山村摇身变为沂蒙山的“好莱坞”。自2010年,沂南县又以整个常山村为展示场地,以沂蒙红嫂这一群体为展示主题,整合沂蒙红色资源,开辟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红色革命影视馆,基地里面就包括了红嫂故居、仿古城楼等等,给新一辈人们以熏陶。
司机停车后,第一眼看到了印有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再加配有沂蒙英雄事迹雕刻的纪念碑,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人的团结,他们以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激励着我们。
考虑到我们是为期三天的纪录短片拍摄,首先要到景区里面踩一下场景,落实各个场景的拍摄,景区里面的道路、房子都是战争年代的,有的房子上面牌子上还有谁谁谁故居,屋里则是关于她的故事。以“沂蒙红嫂”明德英故居为例,当我们走进一座农家小院,一尊年轻妇女一手搀着伤员,一手掀开衣角用乳汁救护伤员的铜像,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来访者。这就是“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的在现。明德英一名普普通通的沂蒙女性,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一名小战士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当搜捕的敌军走后,小伤员因失血过多,已处于缺水休克状态,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和丈夫精心照料十数天,最终使其康复归队。这一英雄事迹被后人传作佳话,视作榜样。1961年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后被改编成现代京剧《红嫂》搬上了首都舞台,此后“沂蒙红嫂”作为一个具有地理标志性特征的名称便闻名天下。明德英作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斗牛》、《红高粱》等电影、电视剧的取景地,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激发着我们当代青年的爱国热情。其间蕴藏的“沂蒙精神”也在每一个沂蒙人中有所体现,他们艰苦奋斗,他们热情洋溢,他们待人真诚。景区中的一处草棚下,每天都会有一些老爷爷奶奶唱红歌,即使天气很炎热,也抵挡不住他们对红歌的热爱,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围坐在草棚旁,跟着爷爷奶奶一块传诵经典红歌。
一座印字雕刻后面是铭记着个个将帅的人民英雄纪念馆,战争年代的文武功臣,照片下面的各种英雄事迹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那个年代多亏了有这么一群人,才换的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他们每个人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
接下来,我们来到一处“军事基地”,里面放有空军战机、坦克、雷达、高射炮等等,无疑为整个景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更好的感染了我们到场参观队员的豪情壮志。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了知恩感恩的意识,培养了艰苦奋斗的品质,进一步强化了新时代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本次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不仅发扬了“沂蒙精神”、爱国主义,更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展现个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最后,我们相互传诵《我爱你中国》来感谢我们有一个伟岸的依靠,强大的祖国。
报告人:
成都文理学院传媒学院
卢德林
2018.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