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试》杂志每年第7期的重磅之一(2020年因疫情影响高考推迟,是第8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对当年各科高考全国卷试题的官方评析。无论使用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全国卷都有其引领作用。
前几天收到2021《中国考试》第7期,这一期有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方高考试题评析。突然想到:是否可以从对比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来理解高考试题的“稳”与“变”?于是,便找出了2019年的第7期,和2020年的第8期,与2021年的第7期对比阅读了一下。
“变”。
一、最大的变化,是与2019年、2020年同期内容相比,2021年《中国考试》第7期中已经找不到“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了——改成了融合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从评析内容看,高考的核心功能不再是某一个学科单独承担的了,而是三个学科在各有分工中追求共同目标的达成。
二、与2019、2020年相比,《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文章的结构上,突出了高考试题对教育评价改革内容的落实:①摘要中“注重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②一级标题:增强试题开放性,落实《总体方案》考查要求。前几天在写《有关教育评价改革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主题阅读梳理》时了解到,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在于“四个评价",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因此为了体现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高考试题情境的丰富性、设问的创新性、题型的多样性在试题中则均有侧重。
三、在关键能力考查中,侧重体现学科特色——不同科目“最擅长”考查的关键能力。比如,《202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试题评析》中,有二级标题为“聚焦现实问题,引导培养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在2021年文综试题评析中,在“加强辨证思维能力考查”部分,主要强调了历史学科和政治学科试题的功能。而地理学科多道试题则强调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四、在“彰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情景选择方面有所变化。2019年为“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立德树人”——201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周年;2020年为“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彰显学科育人价值”——强调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情境中的体现;2021年为“加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落实立德树人”——建党百年,以社会主义建设典型案例(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入题,党史入题,以及回应教育评价改革所倡导的“改进结果评价,加强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多维度的综合素质评价”。
(下一篇:从2019-2021《中国考试》高考地理(文综)试题评析,看地理试题的“变”与“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