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几天时间将《流血的仕途》迅速的看完,也就匆匆忙忙地见证了一千年前的李斯,刀光剑影,尔虞我诈,跌宕起伏,却又让人惋惜的的一生。李斯因不满于现状离开上蔡,进入咸阳,从一介布衣一步一步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权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不料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国君主更替之后,李斯就身死族灭。
《流血的仕途》的作者曹昇,历史作家,人称“曹三公子”。15岁进入浙江大学,19岁毕业。研究历史十余年,对历史的认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成名于天涯论坛。该书试图采用镜像法则,站在李斯的角度,以正史记载为基准,正史不到之处,则辅以合理的推断和揣摩,接续空白,贯穿前后,对李斯的一生进行详细还原,使之丰满而完整。
一、离开上蔡,奔赴咸阳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一天,李斯如厕之时有感于仓库之鼠和厕所之鼠的两种不同境遇,不禁感叹“人之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认识到一个人的成就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李斯和现在的北漂、沪漂、深漂一样,决定离开上蔡,远赴当时战国时期最繁荣的城市咸阳。
二、投奔权相,成为门客
李斯入秦之时,秦王嬴政初即王位,又兼年幼,所以秦国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相国吕不韦的手上,被尊为“仲父”,权势滔天,因此,投奔吕不韦是李斯仕途进阶必经之路。
李斯来到秦国之后,一直不得其门而入,最终还是通过郑国的引荐才得以面见吕不韦。吕不韦当时身为秦国相国也像战国时其他官员一样蓄养了三千门客,李斯向吕不韦力陈养士之弊端,吕不韦身为相国,现今大权独揽,乾坤独断,应该韬光养晦,如今边求天下之士,集于一门,会让全国都怀疑相国有谋反之心,相国身为外卿,早为宗室所忌,宗室一旦以此为名群起而攻之,相国就危险了。
当然,李斯早知道吕不韦为了自身名声肯定不愿背负杀士之名,因此,顺势提出了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两全之策,三千门客著书,一来表明自己无意养士自重,无意谋反;二来著书如果成功,吕不韦就可以遗泽后世,留下美名。
从此,李斯成功赢得吕不韦的信任,成为其门下核心人物。
三、站队嬴政,成为丞相
李斯进入咸阳之时,吕不韦大权独揽,一人独大,嬴政年岁尚幼,羽翼未丰,太后无心国事,可是在李斯的心中,已预测到即便是此刻权倾朝野的吕不韦,也不过是一时之势,一山不容二虎,嬴政必然不能容忍朝廷上面有这样的权臣;嫪毐因为太后宠幸的关系,乃至可以与吕不韦分庭抗礼,但是李斯深知,嬴政一旦掌权,凭嫪毐和太后之间的龌龊关系,一定死无葬身之地。李斯选择了坚定的站在嬴政一边。
四、君权更替,身死族灭
嬴政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皇帝,虽然统御天下,驾驭万民,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嬴政的生命最终还是走到了尽头。嬴政三十七年,秦始皇于巡游的途中在沙丘驾崩,传位于公子扶苏,也就是未来的二世皇帝。赵高与李斯密谋,传位于胡亥。据史记记载,李斯拥立胡亥继位主要是担心蒙恬抢了自己的宰相之位,李斯的一念之间,让秦国的走向完全脱轨,最终也断送了自己和族人的性命。胡亥继位之后,不理政事,赵高隔绝中外,架空皇帝,大权独揽,拥有巨大权力和名誉的蒙氏一族和李氏一族自然成为了赵高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先后被连根拔起。
纵览李斯的一生,因不甘于作为一个楚国上蔡的看守粮仓的小吏,远赴秦国,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但临死前却发出“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的感叹,不知时光倒流,李斯是否会后悔当初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