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对面的妹子很淡定地说,毕业后继续读博士后。诧异于这句话的毫不犹疑,仿佛天经地义般,就像读了小学自然而然升中学一样。
说这话的是本科同学,刚刚博二,上半年还在抱怨基础不扎实、paper看不懂、课题没思路,想到毕业就战战兢兢一脸担忧。不到半年时间,现在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竟然都在思考读博士后了,完全已经打开了科研这座宏伟大厦的大门。
而当初,根本想不到她会去读博士,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选择读博士是感觉总要做些重要而有意义的大事,人生不能就此平庸下去。硕士毕业没有想好去做什么,随波逐流找个工作就此一生总觉得梦想未实现,不甘心,刚好有读博的机会,就选择了继续深造。想来也不是因为热爱科研(科学狂人真的是稀有物种),大概只是不讨厌,而又在自己可选择范围内,颇有顺势而为的意味。曾经有朋友说,最后读博的人不一定是那些真正适合或者热爱科研的人,而是那些可以一直坚持继续的人。深以为然,这不单是智力的较量,更是毅力的角逐。
曾经天真以为博士毕业后也就是留高校做老师,或者去各种研究所搞科研,鉴于经历了硕士毕业论文的痛苦洗礼,而且自知无力去扮演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毅然决然打消了读博士的念头。心中的算盘拨得啪啪响,考虑到读博的枯燥无聊,难以忍受的时间成本,无法预知的未来,总觉得这个选择正确无比。然而,同这些真正走在科研之路上的同学聊天,才发现全身心投入其中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所有的付出都有相对应的沉甸甸的回报。如果当初就明白,毕业后硕士和本科差距并没那么大,而博士毕业起点比硕士高的不是一个量级,即便明知道有苦头吃,至少会挣扎着考虑一下是不是选择这条道路,而不是盲目拒绝。
想到他们博士毕业去读个博士后,第一年的实习就有十几万的收入;发表一篇文章就能拿到几万的奖金,或者申请一个课题拿到几十万的科研经费;进入企业工作,一次性获得一笔不菲安家费,被承诺完全不用担心物质生活的年薪……真的,这让挣扎在温饱线,陷在繁琐事务性工作中的小研不得不羡慕嫉妒。这些还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回报,其他方面呢,可以接触最新的科研成果,甚至有的人就是所在学科的权威专家,这本身就给人带来很强的成就感。在跟同学扯闲篇的当口,偶尔会有种恍惚感,尼玛坐我对面的是位高级知识分子啊,这是社会上的精英啊,目前还没有觉出什么不同,但是明显她更加敢想,不像我等被生活束缚住手脚之人,怎么动都觉得不合适。
比如吧,在我表达出对博士毕业后出路和待遇的羡慕后,她很是自然地说,“你去申请个北大的博士吧,或者出国读博”。那一刻,真的是被震了一下,怎么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如此轻松呢,不要说准备考博这个过程多么艰难,就是读哪个方向的博士这个问题都很难确定。出国?考个7.5分雅思?在我看来完全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她轻飘飘就说出口了,仿佛这些事情太过稀松平常,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一般。曾经读书时候,目的就是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不至于被限制太多,现在才明白,即便硕士毕业,有些道路有些人生也是我所可望而不可即的。博士生们在那样的一个平台上,申请出国,一年N篇影响力颇高的杂志文章,对他们来说只要足够优秀都是唾手可得的事情。这样对比来看,埋头苦思的博士几年真的比傻乎乎在企业里摸爬滚打几年回报大的多,五年后我的境遇大概根本比不上刚毕业的博士生,何况,他们还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当然,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同学说,好多人自从读博以后,没有在十二点之前睡过觉。以她为例,这一年除了同我一起逛街了两次,其他时间都没有出来逛过,完全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论文上面;周末还要上英语课,一来发表外文期刊,英语是避免不了的,二来打算申请国外交流的机会,更需要高的英文水平;寒暑假啦,法定节假日啦,既没有回过家也没有出去玩,全都窝在教研室里,可以说她的生活除了科研就只剩下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了。
对这些博士而言,他们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在选择之初,就明了其中荆棘满布,完全不是平坦大道,但坚持下去,柳暗花明可期。
于我而言,读博是条未被选择的路,曾经站在十字路口,伸长了脖子想要知道分岔的两条路的尽头是什么。
现在回顾往事,的确是轻声叹息,有时候人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剩下的那条路,你可以看到别人在上面如何行走,却无法折返将其也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