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一本书,对,就是上图这本《文心》。
是《文心》,而不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是近代文学家、语文学家夏丏尊和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合作撰写的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所设定的书的阅读对象是初中生。当时这本书一经问世便成为畅销读物,解放后却断档了三十多年,直到80年代才由开明书店出了简体新版。2008年,三联书店以“中国文库”本为底本编辑付印,就是我们上图看到的这个版本,我们才得以在八十年后再次有幸聆听大师们的教导。
在夏、叶这对儿女亲家集多年教学之所得而写下的这本看似平常的小书里,娓娓道尽了学习语文的诸种奥秘。朱自清在序中称道写下此书“确是一件功德”。所谓功德,乃是与世人有益的功业与德行。虽然过去了八十多年,但是如今翻阅此书,却仍不失现实意义,作者的思路、方法、领悟对现在我们学习语文仍然深有益处。我的整个求学阶段没有读到过如此通透了达的书,直到如今读到如饮甘霖,心中不失庆幸。对国文,对文字有兴趣的人,我觉得都应该拿来读一读,尤其是要教授学生的老师、辅导孩子的家长,都可以借鉴参考。
这本书以发生在H市第一中学初中部的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故事为底,融会贯通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三十二个题目,每个都巧妙地采用一个场景将个人、社会时事、日常生活与国文抽象的知识糅合在一起,生动、亲切、深入浅出。虽然当时书籍是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但是切换到如今,应该相当于小学高年级的内容,三十二节涵括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在呈现三年中学进程的同时,也展现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社会经济的凋敝,家庭生活的困难,失学和失业的威胁……不同年龄和人生经历的人读《文心》,都能咂摸出一点文章之外的味道。
01
“慢慢来。你们是小孩,是现代人,所读的却是写记着大人或古人的经验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经验要大人才会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经验要古人才会真切地明白。你们非从文章中收得经验,学到大人或古人的经验程度不可。”
“我方才曾把经验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面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像这节,全然是写作者那时个人的心境的,却是纯粹的内部的经验。我们除了说作者自己觉得如此以外,更别无什么可解释的了。”
如果小学语文老师肯像上面这么实在地告诉我、指导我的话,我就不会为每次课堂上要我们提炼中心思想而痛苦,不会为站起来回答作者当时的心境而战战兢兢,因为我实在是不知道,除了惊诧于看了参考书的小朋友每每都能口吐莲花,准确说出年代背景、作者境遇与三观,我一直都觉得概括中心思想,尤其是思想这类问题非常地摧残我对学好语文的信心。
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到文章的学生来说,本着客观与常识的角度去慢慢引导,这样才不失教育的本性。有的文字,本来就是带着作者非常个人的、主观的体验,牵强地让读的人一定要从中去获得与作者同样的感受,本来就是有违科学。但是,学习的过程,就是要逐渐从书本上获得自己未曾获得的体验,因此,逐步地从字里行间去学习前人的经验,就是现下还无法获得,或者只能收获一二,也会随着年龄和阅历地增长,而最终体味。教习重在引导,而不是标准化和强迫。
02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
"书是用文字写成的,我还希望你于有字的书以外,更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
这一段话,是不是可以秒杀很多作文辅导机构?我们往往苦恼写作没有灵感,将灵感视作神秘而无法控制的事物,非福至心灵而不能至。其实说白了,灵感就是所谓的触发,于景、于情、于人有所触发,就是灵感,将其感受、捕捉、表达,就是很好的作文的经过,没有更多玄而又玄的奥秘。日积月累,熟能生巧,作文就愈发成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好渠道,欲作而不能罢了!
03
“我们要知道,进学校求学只是中产以上阶级的事。缴得出学费的,学校才收;缴不出学费的,便无法进学校的门:这种经验你们大家都有,不用细说。大多数人终身和学校无缘,可是他们也能习得了实在技能,竭尽了心思力量,来支持这个社会。一个青年被境况所限制,不得不离开了学校,这不过与大多数人同其命运罢了,就全社会看来,并不是怎样重大的问题。重大的问题乃在大多数人的知识怎样提高,大多数人的生活怎样改进。如果忘记了这些,逢到一个青年中途退学,他自己和旁人便看作天大的不幸事情:那只是中产以上阶级私心的表现,实在不足取!”
“我们更要知道,进学校固然可以求得知识,但是离开了学校并不就无从学习。学习的主体是我们自己!学校内,学校外,只是场所不同罢了。我们自己要学习的话,无论什么场所都行。假如我们自己不要学习,便是在最适宜的场所,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扣的效果。所以,退学不就是'失学';惟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
这是书中王仰之老师在学生周乐华因家庭经济困顿不得不退学到铁厂当工人的送别会上讲的话,如今读来,确有振聋发聩之感。当然,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入学读书的机会,读书不再仅是中产阶级的权利,学校越办越多,学历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读书这件事的理解却还停留在肤浅的阶段。
现在大家都开始反思,让一个家境贫困的农村家庭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大学生究竟是不是正确?事情本没有对错之分,全看具体情况而定。早年农村的孩子通过上大学跳出农门,一跃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的例子的确比比皆是,但是,随着社会的进化和教育的普及,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城市生活就业门槛的提高,一味地遵从一种价值判断无疑于初衷南辕北辙。且随着教育的分层,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享受到的教育也千差万别,当然这是后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句有失偏颇的古训贻误了多少人,养成了多少腐宅渣的懒汉!世上道路千千万,总有一条合适自己,条条道路通罗马,不必拘于一端。
04
“作风可以说就是说话者的风度的表出,是在生活上、品性上有着很深的根源的。没有深刻的生活,决不会有深刻的作风,没有幽默的天性,决不会有幽默的作风。生活——日常的或学术的——从作品讲,是作品的源头,从修辞的技术讲,也是修辞技术的源头。从这源头上着力,才算不是舍本逐末的努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随着读书的恭谨精进,愈发发现大凡传世之作,必然文字朴素洗练至极,而专营雕琢粉饰,从事袭用辞藻,在文字表面形式上用功夫的,其实只是雕虫小技。从事作文,应致力于生活上的修养,从生活的根源立脚来做修辞功夫。
05
“最近十几年来,很有人提倡阅读文学史,跟着就有人需求文学史,有人编撰文学史。这些人互相影响,于是文学史越出越多,文学史的阅读成为一般的风尚了。在提倡的人自有他们的见地,当然不能一概抹杀,说他们完全没有道理;可是,从实际的效果上看,这种提倡却有引导人家避去了切实修习而趋重于空泛功夫的弊病。”
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有很深的共鸣。记得上高二的时候,班上换了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各项学养都很出色,很受学生欢迎。我们经常问他借阅文学方面的书籍。有一次教师节的时候,我们去他家中玩,他借给我一套《近现代文学史》(中国卷、外国卷),我如获至宝,有事没事就拿出来看。其结果就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好好读过这套书当中提起过的任何一本经典,因为我牢记了这套书中提到的书的名称和故事提要以及评论家对其的褒贬评价。阅读经典的兴趣被抹杀殆尽。
过了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仍然深陷重读经典而青春、时间、精力难再回复的矛盾当中,我要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补上曾经囫囵吞枣的那一课课。文学史的功能更多的是作为贯串小钱的钱索子主要用来贯串而不是修习,应对学生和孩子的学习细加指导,功夫用在阅读作品本身,只有先接触了文学作品,然后阅读文学史才有用处。“因为文学史上所讲的以文学作品为主,对于文学作品若还不曾认识,徒然知道一些作家哩,派别哩,源流哩,演变哩,便完全是隔靴搔痒的事情。”的确,看看现在孩子们的考试题目“唐宋八大家是哪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到底增添了哪些领悟呢?
凡此种种,书中很多共鸣之处,让人读了有一种通体舒爽的感觉。多年横亘在心头的诸多疑问得到了解答,比如:读书的声调、字典的查阅、鉴赏的理解、作品的风格、习作的重要、诗与诗意的界定、书写的把握……引起了我对儿时学习时的种种回想。
感慨语文的学习和教授,对一个人的塑造是何等的重要,感慨现在对英文学习的重视和研究远超对自己母语的重视和研究,发乎本族根源的母本被遗忘和丢弃。书中老师的平等护爱言传身教、家庭的重教尊德宽容开明、同学间坦诚友好的交流促进,在如今的校园里和社会上已经很难见到,让人喟叹!
幸而总有那么一些经典之作被保存流传到今天,幸而总有那么一些有心的编辑和机构续写一件件功德,才让我们今天能在云雾迷乱的教与学之路上有明灯照耀,不至走失。我们如果再不珍惜、善加利用,那就是无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