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离开小学,已经三十多年了。每每回忆起童年时代,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八十年代初,和许多同龄人孩子一样,告别孩提时代,去新河小学上学。新河小学位于邻村,因为新杭埠河开通的缘故,取名新河小学。就读这所小学,一方面考虑离家较近,更主要的是,是因为松老师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
在我印象中,松老师,是位多才多艺的老师,平时不光教学语文课程,还教学生们学习音乐和练习书法。
每天放学前,学校组织师生大合唱,松老师手拿指挥棒,合着节拍,带领大家一起演唱,像《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同学们激情高昂,缭亮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校园内。
还有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松老师联系镇中心小学来我校春游。在春暖花开,莺语燕歌,处处充满生机气息的季节里,对于懵懂的我,根本不明白,春游是干啥的?心中充满着好奇。午后两校师生一起举行春游文艺活动,大家围坐一起,不时有学生上台表演节目,当然,松老师也有自己的节目,是笛子独奏,具体什么曲目,忘了,只记得笛声悠扬深远,回味无穷,好听极了。
三年级时,松老师调到三门小学当校长,我们随之也转到新学校,他平时教我们写字,练书法,每天下午书法课时,松老师先在黑板上,用粉笔字,把要临摹的字写上,让同学们练习。颜真卿字贴和柳公权的字贴,陪伴着我们度过一个个美好的中午时光。
四年级时,松老师教过我们一学年的语文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板书工整,讲解通俗易懂,往往抓住学生们的兴趣,进行知识拓展。有次上《草船借箭》这课,把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处世不惊的儒雅风度,分析的入深三分,让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松校长,对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无限的爱,身体力行,没条件创造条件来改善校园环境。
当时是百废俱兴的时代,条件有限,资源匮乏。记得当时,升旗的杆子是松老师用毛竹做的,毛竹顶端挖了个槽,刚好装下一个滑轮,穿个麻绳,就可以升降国旗,时间一久,绳子很容易卡住拉不动。在凛冽的寒风中,国歌播完了,红旗还在半空中摇摆。尽管这样,升旗仪式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神圣的种子。
由于学校位于岗头上,逢雨季时,道路泥泞 ,黄泥一陷多深,很容易摔跤。因此,松老师发动大家,午饭后,每位同学都要带点沙子来学校填路。直至后来村里砖窑厂建成,大车运来了煤渣,带沙填路活动,才停止。当夏天来了,松老师安排人在校园里打了口井,井水清澈甘甜,既方便了老师们的日常用水,又让学生们课下洗洗脸,降降暑气。
美好的时光,往往都是那么短暂 , 恍惚间,人到中年, 如果说人生是一道漫长的风景,那么最温馨的景观无疑是在童年.回望走过的小学时代,有鲜花,有碧草,有阳光,有风雪,种种不同,件件铭记。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怀念!逝去的岁月和敬爱的老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