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这个算式,在不少老师的朋友圈刷过屏,如果没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学生是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常有的比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两条腿,腿不往一处迈,确实不能行走,更别提独立自主。
如何去达到教育的一致性呢?
1、家长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知识。学校“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孩子的行为思想是家长的影射。
作为家长,必须要知道,孩子出生以后所有的时刻,都要刻意练习自己的言谈举止,它们具有无限对于孩子教育的巨大影响力。
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普遍认为一二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时间段。通过阅读苏氏发现,必须要关注2-6岁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必备的知识系统化,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思考的能力等等,多带他们去观察自然,为他们揭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
我们还必须教给孩子去阅读书籍。怎么去教呢?家庭的氛围中“书”要成为空气中的氧,家长要每天定时陪孩子读书,绘本是必要的选择。分门别类地买书,藏书,谈书,三年下来。大约六岁起孩子就可以自主阅读简单的书了。
现状是,人人都在说“读书”,尤其是学生家长常常催学生去读书,可催是没有多大用的。
3.系统性地知识。
“幼儿园就是看孩子的地方。”还记得上学期接女儿放学,无意听到两位家长闲聊时这么讲。
“看孩子”,看,在他们的口中似乎还不是爱与育的充满人性的环境。
幼儿园的学习也很关键。孩子的读、写、计算、绘画的能力的学习。
不仅如此,我觉得父母要尽量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
4.道德层面。
苏氏提出“每一个儿童应当对长辈(祖母、祖父、母亲、父亲)尽一些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