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705天。
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小家伙,在月亮上搁浅成为了好朋友,他们是怎样从月亮上回家的?他们会带给小朋友们关于友谊怎样的启示,又会给我们这些大朋友哪些珍贵的提醒呢。一起来看一看这本《从月亮上回家》。
这是一个系列的绘本,叫做《摘星星的孩子》。绘本作者是奥利弗·杰夫斯,他的画风特别的可爱。他笔下的小人儿都是大脑袋、细胳膊、细腿儿,但是却有着无限的能量和想象力,也有着无穷尽的探索的愿望。故事的情节虽然都非常的超现实,但是很可爱,很接近小朋友的心理,所以孩子都特别喜欢。
从这本《从月亮上回家》里,还出现了外星人,孩子天然对于神秘的事物,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世界充满好奇。这是大自然设计的学习和探索的本能,这种天然的好奇心会让孩子对这本绘本欲罢不能。
这本绘本这可以说是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故事里的小男孩坐飞机去外太空探索,结果飞机没油了,掉月亮上了,后来一个火星小人也开着小飞船来了,结果飞船坏了,也掉月亮上了。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有点儿害怕,后来他们慢慢熟悉了,就开始沟通合作,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成为了好朋友。
这样的故事情节满足了孩子对于社交的需求,触碰到了孩子想要拥有朋友的愿望。小朋友在三岁左右开始进入社交敏感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了与人交往的愿望。最开始的时候是通过一对一地交换玩具和食物的方式,慢慢地到了四岁左右,当这些社交方式被允许,孩子尝试了很多次之后会发现,真正的朋友不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而是两个人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于是孩子就开始和某个固定的小伙伴做朋友了。到了五岁左右,好朋友们还会共同制定交往的规则,从而使得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
当孩子读了这本绘本,就会感到很有共鸣。因为讲的就是朋友之间的故事。同时这本绘本也传递了关于友情的非常正向的价值观,那就是好朋友之间是互相支持和帮助的。看看绘本中的小男孩回家取工具的时候看上电视了,把好朋友给忘了,但突然想起来的时候就立刻返回了月亮上。这是得需要多大的动力才能支持着这个小男孩儿离开舒适的环境去帮助朋友啊。并且朋友之间的帮助也是相互的,像绘本中,我给了你工具,你给了我汽油,两个人是在相互的支持中,各自开着自己的飞行器回到了家。这样的情节会在孩子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种下一颗友爱互助的种子。
绘本里还有很多对于两个小朋友的刻画,也反映了孩子的真实的状态,不仅让孩子共鸣,也让我们爸爸妈妈们更加了解孩子。
一是小人多忘性,当小男孩回到了家里,看电视吃零食,把自己小伙伴儿给忘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经常这样。比如本来是要做作业的,出去喝个水,看到旁边有个新奇的玩意儿,研究一下吧,就怕做作业跟喝水都忘了。
二是小人很热心,我们看小男孩看到小外星人也被困在月亮上,商量完发现需要工具,就义不容辞地跑回家拿东西,又很费劲儿地赶回到月亮上,帮小伙伴儿修好了飞船。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其实也有特别想帮忙的时候?比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拖地,他也想拖。看到我们扫地,他也想扫。其实,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爱帮忙的优点。在孩子爱帮忙的年纪,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阻止,比如孩子想洗碗,我们怕洗不干净,那就大不了让孩子洗完了,我们再偷偷洗一次就行了。
三是小人没耐心,我们看最后一页,小男孩收到那个对讲机,摆弄了半天没动静,然后他就跑了,结果这个时候对相机响了,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也发现了孩子有时候很没耐心,我们讲一本书,没讲完孩子就不听了。拼搭一个玩具没拼完人跑了。这个时候其实需要多一些的耐心和引导,用更有趣的方式,或是每次只完成一个任务,循序渐进,当孩子感受到了过程的乐趣,或者是慢慢看到了做一件事的成果,就有可能更愿意投入其中了。我们需要理解,还是在特定的年龄专注力有限,千万不要强制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耐心。
四是小人怕黑暗,当小男孩和火星的人都听到了黑暗中的声响,他们都以为发生了特别可怕的事情。一个以为大怪兽正在吃自己的飞船,另一个以为大怪兽张牙舞爪地扑过来,我们都经历过孩子说怕黑这个桥段吧。这提醒着我们要理解孩子怕黑其实是因为在黑暗中,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象,孩子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了。他们的小脑袋里的想象,远比我们想得要复杂,也很难被我们所理解。所以给孩子多一份理解,也在孩子入睡前给孩子留一盏夜灯,黑夜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这本绘本我们要怎么给孩子读呢?
一是留意绘本中画面的结构,有一些画面并不是单一的一幅图,而是代表了小主人公一系列的动作,小男孩发现了飞机之后,作者在同一页用了8个画面来展示他是如何穿上飞行服的,再比如两个小伙伴一起想办法,这一页有9幅图来说明他们是怎么讨论解决方案的。看的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允许和等待。
二是我们可以适当提问和解释。比如在黑暗中两个小伙伴很害怕那一页,可以问一问外星人以为发生什么啦。小男孩以为发生什么啦。孩子可能会说害怕。再比如小男孩回到家忘了小伙伴,小伙伴一个人在黑暗中,问问孩子是什么感受呢。
三是读完绘本,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回看绘本的开头,孩子在找到飞机之前,他是从哪儿回来的,其实扉页就开始了故事,在那里有一片海洋,然后小男孩拖着小船,从大海里回来了,这代表着孩子其实是刚刚从前一场探险结束刚刚回到家,所以我们可以问一问孩子上一次小男孩是去哪里探险了,或者这次探险之后你觉得他还会去哪里。其实《在摘星星的孩子》这一套书的另外一本绘本中我们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读完绘本我们可以沿着绘本的情节,和孩子讨论一下,好朋友之间还可以怎样互相帮忙呢,问一问孩子,你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帮助的情况,你又会怎么帮助他,如果孩子说不出来,我们可以假设一些场景。和孩子谈论这些可以帮助孩子去思考和学习到一些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个和故事有关的影子游戏,我们可以把绘本中的两个小伙伴和两个飞行器都在卡纸上画下来,涂上色然后剪下来,贴到一个小冰棒的棍子上,我们就把它叫做冰棒小人吧。可以直接拿来玩,也可以在晚上关灯后用电筒照在上面,把影子投在墙上,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合作,用冰棒小人来再现绘本中的故事。一方面孩子的小脑袋里会再一次出现绘本中的情节,去回忆去想象,我们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创造更丰富的情节自编故事,另一方面在黑暗中陪孩子玩光影游戏,是在用一种好玩儿的方式,让孩子熟悉黑暗,也让孩子在黑暗和有趣温馨这样的感受之间建立一种关联,这样就可以改善孩子怕黑的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