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半,书房的台灯还亮着,四年级的淘哥趴在书桌前,笔尖在练习册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桌角的闹钟滴答走着,数字“11”像个沉默的提醒,映在他有些发红的眼睛里。
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写到这么晚了。语文的生字抄写要抄满三行,数学的应用题得把思路写在旁边,英语的课文要默写还要画思维导图。淘哥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翻开新的一页,铅笔头在“按要求改写句子”的题目上顿了顿,眼皮有点发沉。
“要不要先歇会儿?”我端来热牛奶,看见他草稿纸上画着小小的奥特曼,大概是写累了随手画的。他摇摇头,吸了口牛奶,声音带着点含糊:“不行,明天要交。”说着又埋下头,笔画却比刚才慢了些,像是耗尽了力气的小马达。
墙上的挂钟指向十一点,最后一道题终于写完。淘哥把笔一丢,整个人瘫在椅子上,长长舒了口气,睫毛上似乎还沾着倦意。我帮他收拾书包,发现美术课的手工作业还放在桌角——老师让做“我的家庭”立体模型,他昨晚说“等作业写完就做”,结果写到深夜忘了,此刻模型的零件还孤零零地散着。
睡前,淘哥翻了个身,小声说:“妈妈,为什么作业总也写不完呀?”黑暗里,他的声音带着点委屈。我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窗外的路灯透过窗帘照进来,在墙上投下淡淡的光,像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重。
四年级的书包,沉甸甸的不仅是课本。那些深夜里的笔尖声,揉酸的手腕,还有被作业挤占的玩耍时间,都在悄悄说着:孩子的成长,不该被淹没在无尽的习题里。多希望明天的台灯,能早一点熄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