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因为买嫩豌豆角,而写了关于豌豆的小事情,在凛冽的冬日里有一丝小清新。原本我是想在上一篇里还写豌豆尖儿和豌豆苗的,可是最近忘性很大,写着写着就结尾了,压根儿没提豆尖儿和豆苗。所以,在此就把豌豆尖儿单独写一篇,至于豆苗如果能想到好故事了我也单独写一篇。
2012年的1月,我去了一趟丽江。去丽江,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高中时意识里就觉得:我一定会去丽江一趟的。
我是放寒假后,从西安出发去丽江的。当然,去之前也计划了好久,尤其在路线上。西安没有直达丽江的火车,只能到昆明中转,可是到昆明的车时间上又不太合适。于是我又百度西安去丽江最近的路线,并且找来地图看。最后我找到了最佳路线——去昆明的火车线路上有一站是四川攀枝花,而丽江在地图上看与攀枝花纬度差不多——从西安晚上坐火车第三天凌晨到攀枝花,从攀枝花赶当天最早班汽车当天下午到丽江。这是我找到的最省时间,也最经济的路线。并且,最最省钱的一项是去程火车票是用云南一位同学的学生证买的,半价。那时火车票刚刚开始实名制,还不是很严格,我买的西安到昆明但只坐到攀枝花。
到达攀枝花的时间是凌晨四点多,虽然是南方没有北方那么冰冷,但是出了车站也是冻的难受。按照网上说的路线找到去汽车站的通宵公交,坐上去等开车。从攀枝花到丽江的一路,大多都是盘山公路,那种一边是壁立千仞,一边是万丈深渊的路。二十多年都生活在平原的我,第一次见到这阵势,看看开车毫无压力的司机,我选择了不说话也不看窗外。然而心里还是忍不住会想:如果……
下午到丽江后,和因为赶时间而乘飞机加火车去的另一个同学小贺汇合。她早我一天到,已经找好了住宿,并且也逛了一些地方。我跟她去住的地方安顿好行李,就去逛了丽江古城,了解了一点纳西族的文化。第二天,逛了束河古镇。
那时,对丽江最大的感觉是舒缓。好像原本瑟缩的人,来到这里慢慢的伸展了自己的手脚,从小小的一团渐渐融化成轻盈飘荡的柔软的一大片。阳光透明,风轻柔,空气里带着湿润,让我放松了一路上紧张的身心。
丽江的饭食,在我看来就是:早上米线,中午米线,晚上米线。当然,饵块乳扇也都吃了,还是觉得没发现什么更多的好吃的。在第二天的晚饭,我们破费地在小饭馆里点了几个菜,终于把米线换成了米饭。
点菜的时候,我看到菜单上有一道豌豆尖儿汤,觉得新鲜好奇,就点了要尝尝。汤做好端上桌,乍一看过去,就是一道简单的青菜汤。我舀了一小碗喝,嗯,很浓的豌豆味儿!再吃豌豆尖儿,嫩,脆,滑,清新,鲜。那一顿饭,我挺饿的,因为之前顿顿米线已经吃成了敷衍。但是,小贺却是胃口极小的,我刚吃到三分之一,她已经宣布吃饱了。让人干坐着等自己吃饭,挺不好意思的,于是我快快扒拉完自己的米饭,结束了战斗。虽然我一共喝了三碗豌豆尖儿汤,然而却只是七分饱。离开餐馆时,那盆豌豆尖儿汤还有一大半,好可惜哦,我还没有喝够。
后面,我们又从丽江去了香格里拉,在那里住了藏民的木屋,喝了酥油茶,尝了青稞酒,上了雪山,骑了马,还有很多民俗的东西。两天满满的行程,在路上的自由自在和随心所欲。
还记得一个细节,走在香格里拉县城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个坐在警亭里的制服帅哥对我狂吹口哨。当时好想吹一个更响的,转念一想,这人生地不熟的,于是一低头便没入了人海。
离开香格里拉,又回到丽江,基本我们计划要去的也都去了。小贺因为家中有事,便先启程回家了。我在丽江多呆了一天。
去一个地方,我最喜欢的是转一转这里的小巷子,坐坐公交车,看看路上的行人。在丽江的最后一天,这些事情都做了。我一个人在城里到处走到处看,因为城不大,所以不用担心迷路。最后,我又回到点菜的那家小餐馆,再要豌豆尖儿汤,老板却说没有豌豆尖儿了。
丽江虽美,却毕竟是陌生之地,加之当时已经临近小年,人人都在忙归家,我一个人住在旅馆里也觉得有几分孤独。幸而只是多呆一天时间。然后转了两趟火车一趟汽车,回到家里,赶上了小年的晚饭。
从丽江之后到现在,我还没有在哪里的菜谱是见过豌豆尖儿汤,所以也没有再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