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是为孩子好,想把孩子培养成人才,却不知道自己因为忽视孩子的独立性和思想而差点毁掉孩子的未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解释就是“引导者”而不是去干涉,包办他的人生。
每个孩子都不同,教育自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当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世人普遍认可的标准去要求甚至强迫孩子的时候,却根本没有考虑这是否适合孩子,许多父母强迫孩子放弃自己的思想、兴趣,甚至是个性,成长为父母想要的模样,这种像捏橡皮泥一样对孩子进行强迫性塑造的言行,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最大的失败。
父母必须懂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个性以及成长轨道。他们会随着自己的天性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然后努力塑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样,而不是任父母根据标准捏出一个模样。
践行分享
原本今天是孩子回学校上学的日子,但因为疫情延迟上课。停课不停学,学校要求孩子要上网课。由班级老师提供任务,课程内容和作业。
孩子已经习惯了假期的自由,平时起床时间也比较晚,但昨晚我跟孩子提前打个招呼,他也能理解,很早就睡了。我给他上了手机闹钟,他准时起床,而且今天特别有精神,准备在网上参加升国旗仪式。今天他也特意穿了校服戴上了红领巾。
原以为今天是学校直播课,但不是,老师只给了自学指示和一些微视频,然后是作业。这样的安排有点影响孩子的积极性,于是我跟孩子说,按老师的内容学习,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由他自己支配。孩子听我这么说,想想老师提供的任务也不是特别多,假如能够提前完成的话,有大把的时间还可以玩。所以很乐意地接受,并自觉地去完成所有的作业。当他完成之后,他高兴地跟我说:“爸爸在家里上课还是挺好的,至少还有大把的事情可以玩。”我笑了,心想这也是无奈之举,但他能够主动积级完成任务,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然后可以尽情地去玩,也是件很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