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先贴篇旧作。
四月初八乌饭麻糍香
黄晓慧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温岭的不少地方,如大溪、新河等地都保留着吃乌饭麻糍的传统风俗。 去年四月初八这一天,记者在大溪镇的一些街巷、菜场中看到不少卖乌饭麻糍的摊位,有的摊上,用擀面杖擀成的整大张乌饭麻糍,形如一大盘,上下扑上松花粉。当切成小块叠起来,则如一块一块镶着金边的乌金块。买麻糍的人来了,我买三斤你买五斤,一大饼的乌饭麻糍不用多少时间就被分享了。 温岭的麻糍种类有好几种,普通的麻糍也扑松花,只是没有乌饭麻糍那种特有的清香,其他还有卷糍、长屿的摘糍,也都各有特色。如长屿的摘糍,是过去长屿采石工人上工前常吃的,它是将麻糍捣成一大团放在容器中出售,购食时卖麻糍的用手摘取一小团,因而称摘糍。沾着板油和红糖熬制的板油糖吃,又甜又香,两三元的摘糍吃下去即能耐饥一上午。摘糍一般要趁热吃才好,而乌饭麻糍一般是凉了吃为好,沾上红糖,乌饭和松花特有的香味杂在一起,风味独特,令人难忘。 做乌饭麻糍要用“山炒米脑”,吃了不被蚊子咬 做乌饭麻糍,要先到山上采一种俗称“山炒米脑”(又称“红茶”)的嫩叶,将糯米在“山炒米脑”沥成的叶汁中浸泡一天,再炊熟用捣臼捣成乌饭麻糍即可。 那什么是“山炒米脑”呢? “山炒米脑”即指一种叫做“山炒米”的灌木嫩脑,这种树果实米粒大,成熟后赤色,形如炒米,因而得名。而在春末夏初,“山炒米”长出的新叶,色红又形如茶叶,因此又称“红茶”。 那为何要在四月初八吃乌饭麻糍呢?杭州人有谚语说,“吃了乌饭糕,蚊子不会咬”,温岭大溪当地人也有这样的说法,他们说,“山炒米脑”制成的乌饭麻糍食后能驱蚊蝇。而四月初八这天是牛生日,为感谢耕牛一年到头辛苦耕耘,人们给牛喂食山炒米脑等为原料做成的乌饭麻糍,目的在于既可给牛补养身体,又使牛不被蚊蝇叮咬。而既然做了乌饭麻糍,人们自然也要同时犒劳一下自己啦。 乌饭即青精,乌米饭“乃仙家服食之法” 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大溪人所谓的“山炒米”,其实就是南烛,又名草木之王、染菽、青精草、牛筋草、黑饭草、乌饭草、乌饭树,它原属于杜鹃花科,现已隶属新独立出来的乌饭树科,原植物即乌饭树。南烛古名为染菽,因其枝叶具有染色的功能,果实如豆(菽即豆),故名。染菽音转即叫南烛。 南烛(青精)是一种在文化史上非常著名的植物。“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首诗的作者是人称“山中宰相”的南朝梁代药物学家陶弘景,在他所著的道家著作《登真隐诀》一书中就介绍了“青精饭”的做法:“以南烛草木煮汁渍米为之”, 唐代时,食乌饭风俗盛行,杜甫在《赠李白》诗中就有“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荤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的句子。唐代陆龟蒙《四月十五道室书事寄袭美》诗云:“乌饭新炊■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唐人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当时青精饭的制法:“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莹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称:“本草南烛,今墨饭草,即青精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南烛,吴楚山中甚多,叶似山矾,光滑而味酸涩,七月开小白花,结实如朴树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则紫色,内有细子,其味甘酸,小儿食之”。乌米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耳。”一些古书中,则将南天竹误为南烛,如宋《图经本草》、宋代沈括的著作等,今人经考证,认为南烛与南天竹是两种植物,南烛就是乌饭树,即青精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