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内存和非堆内存定义
Java虚拟机具有一个堆(Heap),堆是运行时数据区域,所有类实例和数组的内存均从此处分配。堆是Java虚拟机启动时创建的。在JVM中堆之外的内u你成为非堆内存(Non-heap memory)。
堆内存以及相应垃圾回收算法
1.堆的大小可以固定,也可以扩大和缩小,堆内存不需要是连续空间。
2.对象创建后进入Eden。年轻代分为Eden和Survivor。Survivor由FromSpace和ToSpace组成。Eden区占大容量,Survivor占小容量,默认比例8:1:1。
MinorGC:采用复制算法。首先把Eden和ServivorFrom区域中存活的对象赋值到ServivorTo区域(如果对象年龄达到老年标准/ServivorTo位置不够了,则复制到老年代),同时对象年龄+1,然后清空Eden和ServivorFrom中的对象。然后ServivorTo和ServivorFrom互换。
3.老年代
老年代存放生命周期长的内存对象。
老年代对象相对稳定,所以不会频繁GC。在进行MajorGC前一般都先进行一次MinorGC,使新生代的对象进入老年代,导致空间不够用时才触发。当无法找到足够大的连续空间分配给新晋的对象也会提前触发MajorGC进行垃圾回收。
MajorGC:如果使用CMS收集器,采用标记-清除算法。首先扫描老年代,标记所有可回收对象,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对象。同时会产生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碎片过多会导致以后程序运行需要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已再次出发GC。否则采用标记-压缩算法。
标记-压缩:在标记可回收对象后,将不可回收对象移向一端,然后清除标记对象。
当老年代也满了装不下时,抛出OOM异常。
二:永久代
内存中永久保存的区域,主要存放Class和Meta(元数据)的信息,Class在被加载的时候被放入永久区域。他和存放实例的区域不同,GC不会再主程序运行期对永久区进行清理。所以也可可能导致永久代区域随着加载Class的增多而胀满,抛出OOM。
Java8中,永久代已经被移除,被一个成为“元数据区”(元空间)的区域所取代。
元空间的本质与永久代类似,都是JVM方法区的实现。不过元空间使用本地内存,永久代在JVM虚拟机中。因此,默认情况下,元空间的大小受本地内存限制。类的元数据放入native memory,字符串常量池和类的静态变量放入java堆中,这样可以加载多少类的元数据就不再由MaxPermSize控制,而是由系统实际可用空间控制。
1元空间解决了永久代的OOM问题,元数据和class对象在永久代容易出现性能问题和内存溢出。
2类的方法信息等比较难确定其大小,对于永久代的大小指定比较困难,小永久代溢出,大老年代溢出。
3永久代会为GC带来不必要的复杂度,回收效率低。
三:堆内存参数调优
1.-Xms 设置初始分配内存大小,默认物理内存1/64
2.-Xmx 设置最大分配内存,默认物理内存1/4
long max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maxMemory(); long totalMemory = Runtime.getRuntime().totalMemory(); System.out.println("最大分配内存"+maxMemory/(double)1024/1024+"MB "+maxMemory/(double)1024/1024/1024+"GB"); System.out.println("默认分配内存"+totalMemory/(double)1024/1024+"MB "+totalMemory/(double)1024/1024/1024+"GB");
四:比例
新生代 ( Young ) 与老年代 ( Old ) 的比例的值为 1:2 ( 该值可以通过参数 –XX:NewRatio 来指定 ),即:新生代 ( Young ) = 1/3 的堆空间大小。老年代 ( Old ) = 2/3 的堆空间大小。其中,新生代 ( Young ) 被细分为 Eden 和 两个 Survivor 区域,这两个 Survivor 区域分别被命名为 from 和 to,以示区分。Eden : from : to = 8 : 1 : 1 ( 可以通过参数 –XX:SurvivorRatio 来设定 )。
五:JVM垃圾回收器
一篇很好的博客:https://blog.csdn.net/qq_26525215/article/details/84294481#Serial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