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认为春联是过新年最能体现年味儿的东西,好像院子里、大门口只有挂上灯笼,贴上春联,节日的气氛才能被真正的炒起来!
每年新年,我最喜欢的一个“节目”大约也就是贴春联了!
小的时候,因为老贺的毛笔字儿写得太好的缘故,常常从腊月二十六七开始,我家就变得“门庭若市”。
一波又一波的人拿着裁好的红纸找过来,让帮忙写春联。有的人拿着墨,有的人拿着烟,有的人什么都没有,那都是无所谓的!
几乎是早晨开始写到夜幕降临。有些同样字儿好的也会一起写。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春联的内容。不同的地方春联的内容必然是不一样的!
家里有好几本相关的书籍,由于翻的遍数太多,纸都开始卷翘。我不止一次沾着口水将它们抹平。这都是可宝贵的东西,一定要看起来特别整洁才行。
大家总是一边聊天,一边帮忙晾晒。院子里到处都是写好的春联。每个上面都会压颗半大不小的石子儿,以免被淘气的冷风刮跑。其实刮跑倒是不至于,是防止不同人家的混在一起。
那是比较麻烦的!
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被派出来,盯着这些东西。把各家各户的分门别类,谁家的晾在院子的东边,谁家的在西边。谁家的晾干了,就赶紧招呼人家收起来,拿走,再重新晾晒新的。
我特别喜欢这个差事,会有不少“油水”。很多叔叔婶婶总是不由分说的把新年准备的糖果塞我兜里,还千叮咛万嘱咐地叫我不要多吃,小心坏牙!
我一边答应,一边剥开一颗塞嘴里,心里美滋滋。可能是因为少吧,才会显得特别可贵,吃起来也特别香。在那个物质不是特别丰裕的时代,糖果算是相当大的礼物了。反正我家的大人不到三十儿是不会拿出来让随便吃的!
所以,那会儿我特别感激我老爹,我得到的所有福利都是因为他老人家的好手艺!要么说人还是多少有点儿长处的好。然而我虽然知道这一点,但是也只是知道而已。我并没有得到父亲的真传,我的字儿在我家排名第一,当然,得倒着数。
再说回春联。
差不多三十儿那天下午,人就稀疏起来。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写自己家的!没错,是我们。老爸,以及我们几个小的。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大门,以及家门几副撑门面的,其他东房,西房,南房,炭房,甚至是厕所,各种“歪瓜裂枣”,比比皆是。
大家看着自己的作品,在冷风中哈哈大笑,互相挤兑。然后又通通跑回家,取一张新的刷好浆糊的找地方再贴!往往一通下来,手掌都是红的,脸也是红的!
房子也许是旧的,但是贴上新的春联之后,就感觉像是新房子,也会感觉新的一年真的来了,新的日子也一并迎来了。
多年之后的现在,当我们不再是小孩子,不再把糖果当成礼物,甚至不再把春节当成一个重要的节日,那些有趣儿的曾经认为特别可贵的东西渐渐地被我们丢在了记忆里。
我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大,越来越高级;我们得到越来越多,离家也越来越远,有时候可能因为错失了一张车票就错过了一年唯一的一次相聚的时刻。
我们面对面表达爱的机会越来越少。不只是父母,兄弟姐妹,玩伴,连家乡也几乎成了远方。我们有了新的家乡,新的家。
曾经在我眼中最能代表年味儿的春联也都是越来越花哨,各种字体都有,想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整个市面上再也找不到一张“歪瓜裂枣”,抓得再紧,贴得再多,手上都不会有一丁点儿的红。
多省事儿啊,可是太省事儿了,反而有点儿失落。
人大概都有这毛病,稍微有点儿年纪就开始怀念过去。总觉得现在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也是矫情,只要心中有,什么样的形式,有什么重要!
就好比春联,不管它变成什么样,贴在墙上还不是一样的红。
你说呢!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活动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