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二月初三(2025-02-02),周末,当泉城济南的人们在朋友圈里晒出大雪纷飞倒春寒的视频时,位于道都鹰潭的信江两岸已是春意渐浓,一派姹紫嫣红。
春水共长天一色的信江湿地公园
中午时分,儿子和儿媳陪我循着江畔的鸟鸣声踏入信江湿地公园,目光所及,皆是春色满园的生机与诗意。江水如绸缎般蜿蜒流淌,两岸垂柳轻拂,粉樱似霞,青竹、香樟、枇杷、桂树郁郁葱葱,玉兰花瓣散落在地上,仿佛置身一幅徐徐展开的春日长卷。
这片占地1684.68公顷的国家湿地公园,堪称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典范,涵养着信江的生态脉络。漫步其间,草木葱茏,野花点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芬芳。
成片的红、黄、紫、白交织成绚丽的色块,与远处龙虎山的层峦叠嶂遥相辉映,偶见几只野鸭在水中嬉戏,儿子和儿媳一边用手机定格这美丽的春天,一边笑吟“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信江湿地,是生态的宝库,也是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绿肺”。
信江浮桥:城市的文化地标
沿江向北,信江浮桥的身影渐入眼帘。这座始建于民国时期的浮桥,历经木船、水泥船、钢板船的更迭,如今已成为鹰潭滨江公园风情带的标志性景观。桥身由数十只钢板船串联而成,船面涂刷的木纹漆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与江水的粼粼波光相映成趣。
踏上浮桥,江风飒飒,红旗猎猎,脚步随着桥面的轻微晃动而起伏,仿佛踏着江水的韵律。游人在观景台上随手将隐隐青山、辽阔江面撷取到手机的镜头里。桥头的石碑镌刻着浮桥百年变迁史:1960年重建的木桥、1995年因夏埠大桥通车而沉寂、2013年以景观之姿重生……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鲜活在此交织。
踏青赏春:江畔的人间烟火
信江两岸的春日盛会,属于大自然,更属于踏青赏春的市民。滨江公园的草坪上,游人三五成群,或驻足赏花,或漫步闲谈,文艺青年用画笔和颜料将信江春景绘成明信片;帐篷如蘑菇般散落,一家老少围坐野餐,风筝在蓝天中划出弧线;健身步道上,慢跑者与骑行者的身影络绎不绝,一位大姐引吭高歌,更为春光增色,引来一片喝彩。
信江的春,是湿地的花海、浮桥的韵律、游人的笑颜,是时光的沉淀,是鹰潭的血脉,是流动的诗篇,承载着这座江南小城的山水灵韵与人间烟火。
试问春归何处?慧哥曰:且看信江两岸,万物生长,生生不息。
2025.03.02 23:20
于鹰潭 海熙·御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