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子路篇第25章
【原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①。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②。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释】
①说:通“悦"。
②器之:按各人的才德适当使用。“器",器用,作动词用。
【翻译】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得他的欢心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能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要想讨好他却很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他,他也会很高兴;但在用人的时候,却是要百般挑剔、求全责备。
【感悟】
怎么样的一个人才是君子?
行君子之仁义,是每个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来源于他的那颗心,如这颗心是君子之心,他就会造福于人民,如这颗心是小人之心,就会危害社会。怎么样的人才能有一颗君子之心?5000多年前孔子就对君子和小人就作出了比较。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译文是: 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得他的欢心却很难。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的欢喜,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能按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要想讨好他却很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他,他也会很高兴;但在用人的时候,却是要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孔子在这里谈的是做人的两种作风。这是君子和小人的又一区别,君子严于律己,心中自有正道和操守,喜欢人以正道行事,他爱惜人才,宽以待人,故人乐为之用。小人喜欢别人顺从取悦自己,做事却对人求全责备。
我认为一个人的工作作风来源于他的道德修养,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是克己复礼为仁。意思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要做到仁,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君子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之心的人,我们如何做一个君子?说简单一点就是做一个‘’仁‘’者,也就是‘’克己复礼‘’。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孔子有很多论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也可以说,君子能够坚持原则,而小人则结党营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对于某个人的意见,既有赞成,也有反对;同而不和,则是一味赞同,没有主见,因人而取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做事,以义为准则,只问此事当做不当做;小人做事,则以利为准则,总是计较做此事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胸怀坦荡,没有自己的私利;小人做事,则以私利为准则,所以总是患得患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总是善于帮助他人,看到他人成功,君子总是感到高兴;小人则嫉贤妒能,唯恐他人超过自己,唯恐他人过上好日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在自己的志向不能得到实现时,仍然能够固守自己的志向;小人一旦身处困境,则有可能胡作非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做事,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不成功,也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做事,总是依赖他人,如果不成功,也总是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而我不生气,才是君子。 这都孔子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君子的标准。
做好自己,就应该做一个君子,要做好一个君子,就必须要知行合一,在事上磨,才能不断完善自己。